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友日记

赛前话整理

时间:2006-08-13 00:58:00    来源:bx51    发表者: 上海联合职业赛鸽中心       阅读次数:
赛前话整理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职业赛鸽家,然而在通往这条道路上,我一定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或许能够换来少许的经验,那也是无数的教训堆砌起来。
   经验教训之一:赛鸽最忌肥胖。
  以前我养鸽子一直是喂足最好的饲料,还经常添加些滋补品,鸽子个个长得腰圆体壮。鸽子是好看了,可是鸽子的体重也增加了,鸽子开始懒得飞了;直到临近比赛再抓紧训练已经晚了。我一直没有对此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几年下来吃了大亏以后才明白,赛鸽千万不能肥胖的道理。肥胖是赛鸽的大忌,必须从幼鸽时就抓紧训练,勤飞、耐飞因是鸽子的特性,如果我们将们当作宠物来养,吃亏的一定是鸽主。每一羽鸽子都是运动员,只有对们进行科学地喂养和刻苦的训练,才会不失我们养鸽进行比赛的本意。
  不使鸽子得肥胖症就要少投食,有人会担心这样做影响鸽子发育,其实不然,只需做到饲料合理配比,矿物质等微量元素不缺少,投料方式科学,鸽子就会健康生长。我以前的做法是:上午一顿混合精饲料,下午也是一顿混合精饲料,吃到鸽子不再吃才算完。这样的鸽子看看舒服,送去比赛就不行了。我目前的做法是:选手鸽每天早上只吃一点点大麦或稻谷(那也是为了引诱进舍);晚上一顿精粮约七分饱,我现有约70羽鸽子,每天饲料不超出4斤;同时鸽子饮水做到有规律每天二次,饮水中经常添加滋补品。现在鸽子不但不发胖,而且比以前更精神更健康。
  训放和比赛上笼当日例外,早餐要量多且丰富,避免晚餐把胃撑足。
  经验教训之二:赛前清洁卫生工作要做好。
  每逢临近比赛,鸽子往往开始拉水便,严重时播及到60%以上鸽舍,鸽子一旦患上疾病鸽主一年的努力就会化为泡影,这是我们养鸽人最害怕的事情。鸽子感染上疾病有多方面原因;如遗传因素鸽子抵抗力比较差;人为因素鸽子平时服药过于平凡,造成鸽子失去自身的抗疾病能力,上笼后就十分容易被病毒感染上;更多的因素是鸽主在病发季节不注意清洁卫生引起病菌感染所致。
  我目前的做法是:清晨将鸽粪全部铲净,再用涮子、抹布擦洗地板上、栖架上的痕迹,然后每隔数小时再重复做一次;在鸽棚四周、比较潮湿的地方每周喷洒二次“百毒杀”药水;在鸽子饲料中经常添加一些营养品;还经常给鸽子饮用有益菌;每隔一段时间,用无副作用的中药水剂给鸽子喝,预防疾病。
  经验教训之三:治理好呼吸道十分重要
  除鸽子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条件,鸽子在天上飞行的持久性,主要依据是呼吸道状况的好坏,如果鸽子呼吸道有毛病,我相信一定得不到好名次。我有二羽鸽子,一年四季喉咙都是十分干净,而我也没有对们特殊照顾,这二羽鸽子就是我棚中名次最好的鸽子。健康能遗传,好的呼吸系统也能遗传,只有身体健康的鸽子才会有好的呼吸道,鸽主要及时发现自己棚中这样的鸽子,们会是你的希望。
  治理呼吸道一直是养鸽人十分头痛的事,因为高位名次鸽一定是呼吸道没有一点点毛病的鸽子,而要做到让鸽子呼吸道没有一点点毛病谈何容易。我以前10天左右用一次甲硝唑,要不就是抗菌素,将自己棚中鸽子一一检查,呼吸道满意的鸽子还是没有几羽。这是什么原因?无论我反复用药或用重药,鸽子呼吸道内始终无法干净,在鸽子喉咙口还能看出炎症,气门上还能找出毛刺。
  现在我终于明白:无论怎样努力治疗鸽子的呼吸道疾病,首先必须使鸽子有健康的体魄,如没有健康的体魄,就是再好的药也无法治愈鸽子呼吸道疾病。只有在鸽子恢复自身免疫力与抵抗力时才能真正治好鸽子呼吸道疾病,所以要慎重用药。
  另外,要掌握好治疗毛滴虫、球虫、呼吸道炎症、体内虫的时机,这些工作应当在春季比赛结束鸽子稍作休息后马上进行,到8、9月份就基本不再用药。
  经验教训之四:没有进入比赛千万不能让鸽子性亢奋
  二个多月前,有一位鸽友到我鸽舍来参观,他发现我没有将今年秋季要比赛的公鸽与母鸽分棚饲养,(虽然这些都是当年幼鸽,但已明显看出们中的大多数已有性欲),这位鸽友说了句:“比赛时你再也调节不出高峰”这样意思的话,我当时听了深感震惊,我本想到比赛前二个月,也就是八月份再分棚,仔细想一下他说的很有道理。
  现代鸽子早熟品系比较多,而且幼鸽比赛竞争剧烈,鸽子过早配对,进入性亢奋对鸽主有几大害处:1,会影响鸽子家飞,配对后鸽子家飞很快会落下来,而且赶都没有用;2,对鸽子生长发育不利,幼鸽时鸽子骨架,肌肉还没有发育成熟,只有让鸽子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才能长好身体;3,在进入真正比赛时,鸽主无法再使鸽子进入高峰状态:因为叮蛋法、哺雏法、抱蛋法等都是人们用来调节鸽子进入高峰状态的有效手段,如果选手鸽都已有过这些经历,那么一羽鸽子的比赛顶峰时期也已过去,鸽主再也没有可以利用的手段了。
  经验教训之五:路训中要循序渐进,习惯成自然
  秋季比赛临近,我棚里当年幼鸽占80%(类似情况可能有很多人),当进入路训后往往图方便跟鸽会训放,每周一次,起站50公里(飞到我鸽舍已达80公里左右),其实这样做很不好。
  我曾经有过幼鸽起站50公里、100公里的行为,结果痛失好几羽爱鸽。
  今年上半年我多次将幼鸽进行20公里训放;第一次训放十一羽,下午三点钟还没有见鸽,到晚上共归巢九羽;第二、第三次训放鸽子又没有准时归巢,而是陆陆续续归巢,但在以后几次训放中愈来愈好,鸽子都能按时归巢。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幼鸽抗应激能力远远比鸽子本身飞翔能力差,一羽幼鸽绝对能从20公里,甚至100公里飞回来,由于我们采取了过激的举动,让一羽还没有阅历的幼鸽承受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即使是从100公里飞回来的鸽子也未必是好鸽子,从20公里飞失的鸽子也未必是坏鸽子,因为在非正常情况下、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会出行为的变异和偶然性。作为鸽主如果能够让鸽子慢慢适应路训,提高抗应激能力,并且适应这种野外放飞的方式,也就是说多增加短距离路训,有近至远,这样就能使鸽子在今后比赛中发挥更加正常。
  经验教训之六:比赛一刻,一定要有手段
  除了鸽子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条件,鸽子的归巢欲望是饲者能够激发的,而且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如果我们没有运用好这项科学手段为自己的比赛服务,那么就会在比赛中处于明显的劣势。我本人认为:比赛如同战场,鸽主要充分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各种因素赢得胜利,否则就失去了竞翔的意义。关于刺激鸽子归巢欲望的方法书刊杂志包括网上已有许多介绍,我也不再重复。我想提醒的是:鸽主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态度一定要坚决,决不能因为给管理工作带来许多不方便而中止进行,如欧洲赛鸽家普遍采用的寡居制,而在我国还没有被普遍采用,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管理起来实在不方便;另外,鸽主所采用的方法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或称火候),如叮蛋法、哺雏法、抱蛋法、压棚法、药物刺激法、食物刺激法等等,要算计好时间,要仔细观察每一羽选手鸽的情形分别对待。
  经验教训之七:要把握好选手鸽换羽
  10至11月正是鸽子比赛最紧张激烈的时候,而此时许多鸽友鸽子的大翅还没有换齐,特别是有重要赛事时,第十根将军条没有长好,如遇到此种情况鸽主只好认输。
  我的做法是:在八月初检查每一羽选手鸽的换翅情况,如果发现此羽鸽子的第十根条会影响的赛事,就将第十根条剪掉二分之一,到八月中旬再行观察和推算此羽鸽子的换翅情况,如果确定会影响比赛,就将已剪去半截的第十根大翅拨掉;另外在整个八月份我会将赛鸽棚的灯开至晚上10点钟点,延长光照时间以促进鸽子换翅。
  鸽子在换体毛时最好不要用药,相反要提供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鸽子长成漂亮美丽的羽毛。有一些鸽友比赛前用重药治毛滴虫和球虫,这样不仅伤羽质,而且严重伤害鸽子自身体质,上笼后极易被感染上病毒。
  经验教训之八:进入比赛,千万不能给鸽子乱投营养品或药品
  去年秋季我给鸽子吃西洋参、螺旋澡等,这是我听信了别人的话,结果造成鸽子无法正常进入高峰状态。吃这些营养品不一定是错,但我没法知道究竟应当吃多少,什么时候吃好,所以说即使有益的滋补品也要运用得当。如果鸽主吃不准,在比赛时最好不要用。
  鸽子身上各种病虫害,一定要在比赛二个月之前解决,也就是在换羽前解决,因为大多数药物对鸽子的肝脏会造成损伤,较早治疗鸽子就有足够的时间康复,一旦进入比赛,就因立刻停止所有用药。
  而对500公里以上级比赛的鸽子,我的做法是归巢后喂半片“三七片”。
  以上拙见主要是针对日趋紧张激烈的当日赛而言, 而中远程隔日赛相对来说管理上可以粗放一些。

这是本人在中信网上的鸽舍网址,欢迎广大鸽友浏览:

http://xmgs.chinaxinge.cn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