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友日记

下岗工人的再就业

时间:2007-09-27 15:14:00    来源:杜年华    发表者: 老杜鸽舍       阅读次数:
下岗工人的再就业

  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我总想到鸽子市上去看看热闹,会会那些总是有说不完话的鸽友们,这已成习惯了,不去好象少了点什么,鸽友们俗成这叫赶会。               

  这其中还有一个特殊的鸽友,他是一个国营企业的下岗工人,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他逢会就来,并且来得特别早,但他并不买鸽更不卖鸽,他开一个三轮摩托车,在三轮车的周边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鸽笼子,各种型号的碰碰门,扑鼠笼,有成品的、有半成品的,还有自己配制的保健沙。

  这一天他并不闲着,带个小凳子,还带着那些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的操作工具,手不停的忙忙这忙忙那,把那些半成品的鸽子用具根据鸽友们的个人需要,装置成成品,你需要什么他就按你的需要去做,保证让你满意,不管是谁,他都很热情,从不看对象的贫贱与富贵,总是满面笑容的、热情的满足你。鸽市上还数他的鸽具质量好,价格便宜,鸽友们都喜欢买他的鸽具。

  我第一次认识他,是那一次从洛阳老家用纸箱子带了几只鸽子,来郑州会上卖,无意中摆在他的摊边上,他看我是外地人,鸽子装在纸相里很不方便,主动把鸽笼子给我用,处于方便我也就照办了。

  收摊时我提出给他掏一些租金,他很严肃的说:大哥,你觉得兄弟穷,看不起我,笼子又没有用坏,即便坏了我也会修,凭啥要你的钱,你们外来的到郑州容易吗?咱们都爱玩鸽子,这算什么,外地人谁来了我都借着用,以后来了有啥困难尽管说,可别外气。他的一番话说得使我脸红,看他的经济条件确实不会胜我,但是,他说的话却是那么大气、那么无私、那么宽宏、那么亲近。

  这一番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我记忆中的好多东西可能都淡忘了,唯独这一番话我将会永远的记在心里,并激励着我会更好的去向他学习,去对待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就这样,我一直很崇拜他、敬重他,每次到会上都要和他聊几句。听他的话,每月除了成本能赚上近千元,顾个孩子上学和家里的日常生活,眼下没有更好的活就先干着这个,生活还可以。

  和他交谈中,听说他也喂了十几只鸽子,因为经济不宽裕没有参赛。在他平平常常的话语里,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知足,对前途充满了极大的乐观和希望,对人生充满了春天般的和谐和善良。

  我心里常这样想,随着信鸽事业的不断兴旺发达,如果能给更多的下岗工人带来更多的再就业机会,那该多好呀!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