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中信网“2007赢在秋赛――我思考”大奖赛活动 前几天,应协会和鸽友们的邀请我参与了一场不大的赛事活动,从集鸽上笼,到赛鸽笼上车,从贴不干胶到密封竟翔单,自己都一一过目,最后并收存了密封竟翔单的档案袋。这次赛事活动不大,只集了50多羽鸽子,却出现了三个不该出现的失误。(错事一,鸽子少了半个头,昨天日记已写过) 第二天,鸽子归巢声讯打过后,鸽友们跃跃欲试、摩拳擦掌,都急于知道冠军是谁,大额奖金到底落入谁的腰包。在场的众鸽友和协会工作人员都把目光盯在了密封的档案袋上,我主动让一个年龄较大的鸽友把完好无缺的密封袋拆开,就在核对声讯台的记录时,竟发现了第一名打声讯的鸽友把自己没有填竟翔单的鸽子环号打上了声讯,参赛填写的四羽鸽子的环号均没有打声讯,从不干胶上的密码看无误,但脚环号不对,按规程取消名次,1500元啪的就没了。 鸽友心里虽不服气但只能自己责怪自己。在场的鸽友们分析可能是打声讯的那羽鸽子平时飞的比较好,太溺爱了,把这个环号背的太熟悉了,已烙印在脑海里。因为环号记得比较熟,鸽子回来后在打声讯时一激动把这个号打上了,而参赛的鸽子号却没打,是不是这种情况,只是猜则,反正吹了。(这是错事二) 紧挨着查到第四名,参赛鸽友把省排序号打到声讯的年号里,又一羽鸽子白飞了。(这是错事三)综观讲,一共集了50多羽参赛鸽子,因为鸽友们的过失,竟出现了三期不该出现的失误。 第一期过失,因为喝酒的大意伤了心爱的鸽子,使鸽子不见阎王也得终身残废,第二期和第三期过失不但冤枉了鸽子,而且损失了自己的经济。从这几期过失看还都是鸽友自己造成的,既不怨天又不能怨地。 这三期失误好歹是出在鸽友们自己身上,假若是出在协会人员的身上,鸽友们又会怎样理解呢?有没有骂声呢?从这些失误上看,理解万岁是否更能体现了她的重要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