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警上班先接受酒精测试”的做法有损于法警的形象 据《东方今报》日前报道,某一法院近期刚买了个酒精测试仪,为了杜绝法警班前喝酒,就采取上班前先排成队,由领导利用酒测试仪逐人检测是否喝酒。同时并公布了举报电话,要求广大市民对法警穿着警服在公共场合喝酒的,去娱乐场所消费的,或者开警车办理婚丧嫁娶的,都可以举报。 看了此消息后,确实感到振奋人心,特别是后边的几点要求,令人们感到法院领导对法警动真格了,干实事了,这一举措对控制法警喝酒,控制在执行任务中思想抛锚、精力不集中,在群众中引起不良影响,对规范法警队伍的光辉形象,严肃法警队伍的纪律,都会起到非常有效的制约,真乃属于既科学又实惠的高明措施。 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改善,经济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从行政机关到事业单位,从工厂到学校,各行各业,自上而下,各种应酬接待特别繁多,传统的酒文化也同时得到盛行,从城市到农村,从大街到小巷,各种场合、各家酒店,六六六五魁首的喝酒划拳声响彻大小宾馆,唱响各家酒店,震耳欲聋、醉鬼遍地,真乃不可一世。那年、那月,作为一个年轻人,好像不会喝酒,不会划拳就有损于男子汉的尊严和形象,好像比别人矮一截似的,先不说别人有没有什么想法,自己首先就对自己先来个瞧不起。 这种风气同样免不了也会感染到人民警察队伍内部,甚至包括公检法系统的领导层,因为他们也是中国境内的一个群体,也是有血有肉的富有情感的中国人,况且警察队伍大部分都是八零后,九零后的热血青年,相当一大部分还可能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加之这种酒风的树大风大,感染力度大,被感染上也并非不正常,至于酒后执勤,酒后上班、酒后驾车的现象同样也难免不可能不发生,这在各个工作岗位,特别是行政机关更是普遍现象,是否影响工作、影响执行任务那是绝对无可非议的。这种不良风气,不良行为,确实到了不抓不行的时刻,甚至到了不刹住这种歪风邪气不足以平民愤的严重地步。 但是,对于这种不良行为和风气的改善,并非一日之事,笔者认为,只能是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通过用党的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进行全面的贯彻落实,全面学习,全面教育,在提高整个法警队伍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的前提下, 练真功、外树形象,正面引导,从而很好的树立起法警队伍的光辉形象,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充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针对这种不良行为和风气也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行一场大教育、大学习,大革命,使全社会,全民族都觉悟起来,都重视起来,真正在举国上下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使党风、民风、整个社会风气好转起来。 那么,笔者认为,利用酒精测试仪的方法对法警进行酒精检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只能是一种愚蠢的手段,不是高明有效的措施,以此来监督和控制法警很好的执行纪律,杜绝喝酒,改变作风,这种操作方法有损法警的人格和光辉形象。这不是一种文明的做法,这远远和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不相协调。生活中人们通常认为,利用各种科学仪器检测的对象,一般是指犯有一定的法律法规的违章人员和嫌疑人员,如酒后驾车违章的人员、出事故的肇事人员等。这种简单粗俗的操作方法使用于法警,明显的感觉对法警有一种不信任感,使对方失去了对组织的信任,失去了对工作和完成任务的勇气、失去了人性和亲情、失去了温馨和温暖、影响了和谐和团结。 信任是一种同志加兄弟的感情的交流和融洽,信任是一种无限的力量,信任是一种战胜困难的精神,更是一种战胜敌人的勇气,信任是一个团体的战斗堡垒的凝聚力。那么这样的操作方法直接的削弱了法警的士气,使他们失去了人格的尊严,使法警队伍涣散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他们感到与组织和领导的距离关系有所疏远,甚至产生鸿沟,划分彼此,对搞好工作、完成任务都会直接的受到影响,深感不妥。这里再反问一句,那么领导假若喝了酒,由谁来检测呢?退回来讲,即便是让同志们来检测,又有哪个同志好意思呢?就是好意思,这样你检测我,我检测你,领导和同志之间还有丝毫的信任感吗?这样的队伍还有战斗力吗?这哪里还能体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警队伍的优越性呢? 我想,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个领导带头的模范作用,只要各级法院的领导同志都能够以身作则,都能够在上班前不喝酒,从自身做起,从领导做起,有一个好的领导,有一个团结向上、作风正派的领导班子,相信不长时间,不需要什么这措施那措施,这测试那测试,这种喝酒的风气就一定能够刹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