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友日记

怀念父亲(一)支持建棚

时间:2009-03-22 12:41:00    来源:杜年华    发表者: 老杜鸽舍       阅读次数:
怀念父亲(一)支持建棚

           父亲支持建鸽棚

  2009年3月16日上午11时许,我敬爱的父亲走完了他一生充满幸福,并充满艰辛、坎坷和磨难的一生,与我们永别了,享年85岁。因为我陪伴有病的妻子远在郑州,临终时没有在父亲身边,这成了我终生的遗憾和愧疚。

  3月18日,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也是2009年春天第一个难得的好天气,麦田一片翠绿,树木刚刚长出了嫩芽,田野里小草刚刚探出头来,各种各样的花儿都竞相开放,老家院子里父亲种下的苹果树枝丫含苞待放,大地处处都充满了生机,我们姊妹几个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安葬了父亲。

  3月9日是我最后一次和父亲见面,他的身体还很好,面对妻子有病父亲劝我要坚强做人,要正确面对现实。14日我和父亲通电话得知父亲肠胃不好,弟弟立即给父亲看医生,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15日早上和晚上,我们两次通电话,父亲都是大声讲话。16日早上,父亲吃过饭后感觉不适,病情恶化,当送往医院就不行了。

  父亲匆匆的走了。父亲是个好人,父亲虽然平凡,但在我们姊妹几个心目中却是那么伟大。至3月16日至18日,连续几天都是好天气,上帝保佑父亲在这个大好日子里平平安安的走了。

  父亲3岁时奶奶病故,与当时只有9岁的姑姑和爷爷相依为命,尝受了人生三大磨难“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中的第一磨难。后来父亲有了继母,家中又增加了两个叔叔。由于生活的贫穷,父亲和叔叔们从小都很懂事,也很有志气,使本不富裕的生活总是充满着温馨和快乐。

  父亲20岁时与18岁的母亲结婚,在父亲38岁、母亲36岁时他们生育了九胎,成活了我们三男三女姊妹六个。就在母亲生育第九胎时因为难产,母女共同丧生。父亲再次尝受了人生的第二大磨难“中年丧妻”之苦。

  母亲病故时,姐姐16岁,我12岁,还有一个10岁、一个8岁的两个妹妹和一个6岁、一个4岁的两个弟弟。失去母亲的痛苦和照看我们姊妹六个的劳累父亲只有默默地和爷爷、奶奶承担着。

  半年后我又有了继母,从而使我们痛苦的生活稍微又增添了一些欢乐。不巧的是,当父亲53岁时继母又因病离我们而去。父亲上要照看年老的爷爷奶奶,下要操办两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还没有成家的终身大事。父亲的人生道路再次出现了艰辛和坎坷。

  1979年,爷爷奶奶相继病故。在弟弟妹妹成家后这近三十年,父亲基本上是和我在一块儿生活。在我的认识中,父亲最器重的是我,相信的是我,疼爱的是我。其实,父亲经常说,你们姊妹几个我都是一样对待,那个也不偏向,要说最操心的还是他们。

  我19岁时自谋职业参加了工作,从此,一家的大事小事父亲都和我商量着操办,所以,我在父亲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他为人处事的处世观点。父亲虽然因家贫没有上几年学,但是,他的思路非常清晰,看问题特别尖锐,处理问题总是高人一招,在同代人中应该属于佼佼者。我记得有一个当时的大队支部书记说,他能够听我父亲讲话、和父亲一块聊天,都不想去听“说书”,认为父亲的话语里经验太丰富了。

  因为家贫,父亲一生没有很好念书。他苛求文化、苛求科学知识,对我们姊妹几个在学业上非常支持,然而,由于上世纪文化大革命的出现,我还是被扼杀了上学读书的机会,至今还是把遗憾埋在心里。

  父亲一生为人诚实,心底善良。幼年时学过匠人,和人家学过生意。尔后,从担任解放初期的互助组长到后来的生产队长,一干就是几十年,深得家乡父老乡亲们的好评。工作上,父亲总是能够设想一种比别人更先进的办法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工作走在前列,并得到上级政府的推广学习。

  父亲担任生产队长时,家乡的生产队一直是当时的全公社一类生产队,粮食产量比较高,曾多次被评为全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公社里不断组织各单位来参观学习。

  从生产队干部的位置上退下来后,附近村子里不论谁家有红白大事都邀请父亲前去帮忙,谁家分家了,谁家生气了,邻里之间发生矛盾了,都想让父亲去劝说劝说、去调解调解,大事小事父亲都能妥善的给予化解和处理。

  父亲经常教育我们姊妹几个要虚心做人,诚实做事,善待他人,和任何人共事要多吃点亏,不能老是想占别人的便宜。父亲有一句我认为的经典,说人一生都要避事,不要惹事,不要强人,但是,事情一旦出来了不要怕事,要想方设法的去面对、去解决。

  父亲一生十分简朴,勤俭持家、吃苦耐劳,除了孝敬老人、养育儿女,自己很少破费一分钱。不打牌,不吸烟,不喝酒。他经常教育我们姊妹几个,不该花的钱一分就不能浪费,但是,为了事业,为了生活该花的钱决不能吝啬。

  处于他的这种指导思想,年幼时我多次爱上了鸽子,想养着玩玩,都被父亲严厉而又委婉的给予了制止,期望我把学习搞好,长大了有些出息。年轻时在工作岗位想养,父亲还是转弯抹角的说服我应该丢掉,要专心工作,不能拖工作的后退,不能让单位领导看不起。

  他平时一再强调我们姊妹几个,玩物就要丧志,幼年时影响学习,上班时影响工作,决不能搞一些与生活与工作不利的活动。所以,养鸽子养狗,在他眼里都不是很支持。

  但是,到了一九九九年时,父亲在我身边居住,和我生活在一块儿,他看到我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没有一点业余爱好,平时工作压力又很大,多次说服我要想办法开开心,多和别人聊聊天,减少一些压力。

  恰好此时,朋友送我了两羽小鸽子,想让小孙子和小外孙子玩玩。结果孙子和外孙子玩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玩腻了,我因为儿时就爱鸽子,很快就玩上瘾了。

  在自家三楼的顶上,我建了两个大鸽棚,父亲不但没有反对我,还非常的支持。记得朋友们来给我建鸽棚时,父亲不顾年老体弱还多次上到房顶给我出主意,想办法,帮助我把鸽舍建得更加合理、更加牢固。此时,与我幼年时养鸽父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多少年来,我一直遵循父亲的教诲去做任何事情,去成就自己的事业。父亲,您安息吧,儿子永远会按照您的教诲去做,儿子会永远怀念您!(未完待续)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