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友日记

赛鸽的选配技巧

时间:2010-07-01 11:16:10    来源:    发表者:        阅读次数:
赛鸽的选配技巧

简述赛鸽的选配技巧
立春之后,广大鸽友都忙于新一年种鸽的选择与选配,为秋季的各项赛事做好充分的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选配是培育优良信鸽的一项关键性工程,也是提高竞翔水平和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它是利用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普遍规律,经过严格选择,将优良雌、雄鸽进行适当选配。其主要目的,是将优良种鸽的遗传基因向人们要求的方向作有效的改变,并使其后代各种性状特征,既能保持原品种特点,又能改进和提高信鸽的竞翔水平。因此,种鸽的选择与选配是每个饲养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本人仅以此文就多年信鸽的饲养中,有关种鸽的选择和选配方面一些感悟和粗浅的认识,与各位交流探讨。
在信鸽繁育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父母鸽的眼砂是黄眼,其后代一般也为黄眼,父母鸽的外貌体型、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其后代的外貌和素质一般也较好,这是由遗传规律决定的。但在竞翔性能的遗传方面,都因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它们的竞翔性能往往有较大差异,有的能接近或保持上代的竞翔水平,也有个别突出尖子能超过上代竞翔水平。因此,父母鸽的外貌特征和竞翔性能,有的可以完全遗传给后代,有的会逐代发生变异,有的隔代遗传,有的每代都有很大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内部因素的对其子代产生直接影响,包括双亲的品种、血统和竞翔性能等,但与选配是否适当,也有很大关系。二是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饲养管理、竞翔训练、饲料成份、疾病伤害和环境污染等。
关于选配的方法,大家知道的很多,但归纳起来,仅有二类:一类是表现型选配,另一类则是基因型选配。这两种选配方法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选配范畴,前者大都属于不同品种或品系的杂交选配,后者大都属于某一品种为主体的血缘交配。但在现实育种选配中,人们总是从表现型选配开始,当取得一定竞翔成绩后,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逐步转向基因型选配,最后则两者交替应用,以便在短期内,用最快速度,达到巩固和提高竞翔水平,稳定和改良遗传特性的双重目的。若不注重两者交替应用,那很难获得持久的成功。通过育种实践可以证明,单纯表现型选配,其后代由于杂交优势一般较健壮,但因品种不纯,血统混杂影响质量性状的遗传,故竞翔成绩不易稳定,也难于巩固和提高。而单纯基因型选配,则将易陷入“唯血统”歧途,因为这样的选配,虽后代血统纯正,能保持原有品种的特征,但因采用血缘交配,特别是近亲交配,它们身体素质总不及表现型选配坚实,这对提高竞翔性能是不利的。如血缘过近,选择又不严,则将出现劣质遗传,引起体型变小,体质变弱等退化变异现象。
这两种选配方法最好还是交替应用,这样可有利于固定和综合优良性状,进一步提高信鸽的竞翔性能和素质,这经验应引起重视和借鉴。
一、表现型选配法:即杂交选配法。根据各人特定要求,经过选择表现良好的父母鸽选配,大致可分以下五种:
(1)外貌体型,眼砂结构选配:这种选配法我们认为,信鸽从异地飞归的速度,是与其外貌体型和眼砂结构优劣有着很大关系的。因而选用这方面的雌雄鸽配种,这样可使基因朝着好的方向改变,但一代进展缓慢,其成败关键在于所选的种鸽,有无育种价值和配对组合是否合适。
(2)竞翔测定成绩优良鸽选配:此法较第(1)种选配进了一步,着重根据竞翔成绩决定。快速归巢鸽和远程归巢鸽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秀鸽,它们选配有时确能得到一、二羽优秀后代,但因忽视基因遗传,后代差异大,成绩难稳定。
(3)不同类型优秀种鸽选配:这是表现型选配法的又一形式,即选经竞翔测定的属于两个不同遗传类型的优秀种鸽配对,如高龙骨配平龙骨,深鸡黄配淡鸡黄,大体型鸽配中、小体型鸽等,目的可使父母鸽的优缺点能相互弥补,取长补短。这种选配法除了会出现介于父母鸽二者性状之间的情况外,往往还会出现父性强,母性弱或相反的结果,这是由于遗传基因的重新组合,各种性状取决于基因遗传的显性程度。
(4)不同品种种鸽杂交选配:这是目前鸽界常用的选配法,对于高竞翔性能和改善素质有实用价值,很多远程及中短程快速鸽都是这种方法作出的。它是选用二个不同品种或品系的优秀种鸽杂交,其唯一要求是父母鸽本身和其上代亲鸽血统要清楚,纯度要相对高些,并有一定竞翔成绩。如父母鸽均是所属近亲血系交配中的突出个体,那就更理想,成功希望也更大。不同品种品系杂交,也能产生杂交优势。
(5)不同眼砂色素的种鸽选配:这是表现型选配法的特殊形式,是在上述(3)(4)选配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为眼砂杂交。它对提高信鸽视觉能力和竞翔性能是卓有成效的。所谓不同眼砂色素,主要指鸡黄及桃花而言:即选用两个不同品系的鸡黄与桃花砂相配,由于它们性状遗传各异(鸡黄砂属显性遗传,桃花属隐性遗传)再加上两者砂型结构和眼志的差异、选配完全改变了后代基因组合,使大部分基因成为不固定的,从而使杂交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为培育超远程竞翔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育种角度观察,以上选配法缺点很多,一难掌握,二后代差异大,三遗传性能不稳定。如同以下即将介绍的几种基因选配法结合起来应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基因型选配法:即为血缘选配法。主要是按品种或品系的特定要求,将经选择的有一定血统纯度和血缘关系的良种鸽适当选配。目的是保持原有品种或品系的固有特征,或是引进新血统对原有品种加以改良和提高,此法不仅着重注意品种、血统方面的要求,而且对外貌,体型、眼砂、竞翔测定成绩等表现都有一定要求。这是一种考察比较全面的选配方法,也是育种必不可少的基本选配方法,常用有以下三种:
(1)血统选配法:根据雌雄鸽上代血统进行选配(要求两者无血缘关系或同一品种的两个远亲品系)。
(2)近亲选配法:这是一种基本方法。根据雌雄鸽上代的血统亲缘系数(两者有不同程度亲缘)选配,形式有十几种,若按血缘亲度,可分为同代、上下代,隔代和远亲选配四种。
(3)改良选配法:主要是引进良种新血统,以改良原有品种,其选杂交第一代中的优秀竞翔鸽再与原有品种中的年轻新秀回交,这样一代代选择与选配。可使后代各种性状基本保持原有品种遗传特征,但又不尽相同,因它巳不同程度渗入其它良种新血统的某些优异特性,而使原有鸽系性能得到改善,提高竞翔性能。其成败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引进优良品种和有无优秀竞翔特性,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快速提高信鸽竞翔性能的有效方法。
以上是种鸽在选择与选配的有关方法,但在实际育种选配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掌握和重视的以下关键问题:
一、每年制订切实可行的选配计划,是提高信鸽选配质量的必要措施。
每年繁育幼鸽前,必须制定一个经过周密思考的选配计划,以免盲目乱配滥孵,影响质量。计划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连贯性,在确保重点基础鸽选配的原则下,也要考虑年青新秀鸽的选配,为下一年度选配创造有利条件,使信鸽能向快速远程高质量目标稳步前进。对确定的选配方案计划实施中,须做好时间安排、育雏和竞翔记录,以便及时修正。当育雏和幼鸽竞翔告一段落,应作一回顾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选配水平。
二、坚持种鸽年轻化,使之经常处于健康和颠峰状态。这是增强赛鸽素质创造成绩盼保证。
种鸽年龄不宜过老,以青壮鸽为主,实践证明,青壮年的种鸽出的后代,大优于老年鸽。如中短程快速鸽和超远程归巢鸽大都为l~5年间青壮年鸽所出,这些后代,大都生潜力强,发育正常,体质较好,符合竞翔和留种要求。也可采取老雄配小雌或老雌配小雄来廷缓种鸽的衰退老化。
另外,按遗传和优生学观点,上代种鸽是素质优良,其后代一般也较好。对优秀种鸽,除经常喂各种优质饲料外,还应坚持早晚常规健力飞行。在配种前实行雌雄严格分开的寡居制,或是雌鸽产卵孵假蛋,以使雄鸽固精强身,雌鸽控制产卵,确保选配鸽处于强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后代才会出素质,创成绩。
三、认真实行“远一近一远”的育种选配原则,搞好交替结合,巩固和改良原有品种优良特性。
方法(1):第一步采取异血杂交,当杂交第一代因杂交优势取得成绩后,再采取近亲回交。第二步选用杂交第一代中竞翔测定的信鸽,再与原有品种中的优秀近种鸽回交。第三步采取还亲交配,即选用回交第一代中的优秀鸽与原有品种中的旁系远亲(或直系远亲)交配,目的为进一步改良和巩固原有品种的优异特性。第一步是杂交的远,第三步是近亲的远。
方法(2):第一步远亲交配,第二步近亲交配,第三步异血杂交。
两者选配形式略有不同,结果都很相似。不难发现,凡取得优秀育种成绩者,都是有意无意把两种选配方法(表现型和基因型选配)有机结合起来。所谓“有意”就是已基本掌握这种交替结合,并运用到选配实践中,此竞翔成绩比较稳定。所谓赢无意,就是尚未意识到选种交替结合的优越性,成功仅是一次偶然的巧合,其竞翔成绩波动大,不稳定。无数事实证明,这种交替结合,既有利于提高信鸽素质,又有利于改良和巩固原有品种的特性,而且对于定向培育,达到提纯定型,也大有裨益。
近亲繁殖和杂交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交配形式,其遗传效果也有显着差别。近亲繁殖可使原来杂交生物体增加纯合性,从而提高基因遗传稳定性,但往往会产生严重衰退现象。杂交可使原来纯系的生物体增加杂合性,从而提高基因遗传的变异性,由此产生杂交优势,但此优势不能用有性繁殖固定下来。所以,拟采用近交,杂交方法,各取所长,减少不利影响。但其成败关键主要还是在于原来饲养品种是否具有优良的竞翔性能和有无突出优良个体,另一方面就是引进的新血统是否确有优异竞翔特性,体质,眼砂,竞翔性能都应超过自己原来的鸽系,只有这样才能使鸽系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四、积极培育能够创造新成绩的最佳配对组合和突出优良个体,是大踏步提高信竞翔鸽水平的关键。
青出于兰而胜于兰,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子代高于父母系双方,这是养鸽者经常寻找的目标,因而要善于发现和培育遗传性能强的父系和母系,找到创造优良成绩的最佳配对组合和突出优良个体,才能使竟翔水平大步前进。
成功经验表明,当通过竞翔测定发现该最佳配对组合以后,就应该将它列为重点,大量繁殖其后代,使整个鸽系的竞翔水平大步提高。这里必须着重指出的是,应抓紧年轻力壮的黄金时期让它多出鸽子,如子代,孙代、乃至重孙代都能飞出成绩,那么一个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系就算培育成功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把个别表现比较突出和能够创造好成绩的优良个体,列为基础种鸽,加以重点培育,并要尽可能让它多配几只配偶,使之充分发挥测试机的作用,以便不断扩大基础鸽的队伍。通过这样重点测试以后,又可发现新的最佳配对组合和新的突出优良个体,从而真正达到一代胜过一代。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