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友日记

看翅膀鉴鸽

时间:2010-10-17 21:08:44    来源:    发表者:        阅读次数:
看翅膀鉴鸽

        赛鸽飞行靠翅膀,翅膀是赛鸽飞归的最大,也是最根本的硬件,翅羽的宽窄与长短,主羽的大小及形状,与鸽子飞行中产生动力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什么样的羽翅结构能产生最理想的浮力和推力,什么样的能有效减少赛鸽的飞行阻力,降低赛鸽在飞行中所消耗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相应速度和赛程上的飞行速率呢?必须运用飞行力学,结构动力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大量的赛翔实践去研判、探索,进而得出正确结论。中国的赛鸽运动从近代自李梅龄先生与洋人“叫板”至今大半个世纪以来,由中、短程开始逐步兴盛起来,加之在中国幅远辽阔的疆域环境下,至二十世纪中期,远程,超远程成了大陆鸽友的崇尚的赛程。台湾又由于地理所限,只能组织多关制的短、中程的比赛。而大陆一度对短程的比赛根本不正眼视之,在长期推崇超远程赛制的竞翔环境中,对翼羽的形态结构,形成一种固定的喜好,具有长、宽、大羽翅形态的赛鸽成了鸽友们推崇的翼型,尤其是对十根主翼中前三根大羽更为重视,不但要求长需齐尾,而且要幅宽头园、三根一样齐。这样的标准一度形成了一种时尚,鉴鸽唯审翅膀,不论血统如何,能适应什么赛程,只要羽翅宽、大、长,定是好鸟。加之一段时间内,有关信鸽的几种媒体,按长、宽、大、齐的标准列出大幅的,只有典型意义超远程获奖鸽的彩色羽翅图片,作为范例推荐。推波助澜的作用,产生了强大的效果,记得当时我和一些初涉赛鸽圈的鸽友一样,常去鸽市或深入农村寻觅那类具有特殊羽翅的本土鸽或是飞超远程留落下的“天落鸟”。 
   
    近几年来,随着信鸽运动与国际赛制接轨,随着中西赛鸽的交流和海峡两岸赛鸽文化交流的加强和深入,一个多元化、大纵深、多角度的赛鸽运动正日异兴盛。台湾的中、短程多元制也倍受大陆鸽友推崇。在诸多鸽友重视血统,追求肌肉,讲究羽质,注重结构的同时已把羽翅的形态及结构作为决胜的重要参数进行研究。在经过反复对比各赛程的获奖鸽,以及不同品系在不同赛程中的优势后发现,适应短、中、长、超远程不同赛程的鸽子,它们羽翅形态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具有长、宽、大羽翅的鸽子并不能超自然规律在短、中程比赛中夺魁。下面笔者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多年的实践对不同赛程的羽翅形态作一介绍,仅供参考:
    1.窄、短、曲——中短程赛鸽的羽翅形态
    中、短程指500公里以下的赛程,这类赛程比赛,除定向能力,归巢意识之外,主要比赛鸽的爆发力。因这样赛程的比赛,获奖鸽正常气候条件下分速都要逾千米。一般300公里需4小时左右,快速者可突破3个半小时;500公里快者在6小时左右就可报进。归舍途中几小时不进食水,要高频率扇翅,从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分析,鸽子要增加飞行速度,就必须增加扇翅的频率和速度,更重要的是在支付同样力的种况下只有能产生最大动力的和最小阻力的羽翅才能产生最高飞行速度。因鸽子飞行中扇翅的次数、速度与空气的磨擦系数成正比,而羽翅的形态、结构的合理参数与空气的阻力及磨擦系数成反比。比赛飞行中每向下、后扇动一次的前提是先向上、前伸举一次,长、宽、大的羽翅与空气的接触面大,磨擦系数高,所以阻力大,必然削减了鸽子扇翅的频率与扇速,随之将不可能产生高速飞行所需的推力,这样就必然降低了赛鸽的飞行速度。由些可以得出结论:中、短程赛鸽前三根大羽不得过长、过宽。我们可以从电视中慢镜头播放的赛鸽飞行图像之中清楚地看到,赛鸽在直线平飞中,双翅并不是完全展开的,而是向内微收,加之主羽前几根大条均有一定的弯曲度,故在疾飞时,身体正面与空气接触横截面减少了,自然,阻力也就降低了,惯性必然增大。另外飞行中每举伸一次双翅,都要将气流从羽轴之间排划与封挡一次,向前、上伸举时要排,向下、后扇击时要将气流封挡与双翅之下,从而在扇压的过程中向后推出,以产生向前的动力,故主羽,尤其是前边几根大羽条不得太宽,以减少羽翼的阻力,增加排风和搏风能力,减少相应的磨擦系数,自然阻力就降低了。
   
    那么长、宽、曲有没有一个严格而标准的尺度呢?准确的答案是“没有”两字。同为每羽鸽子的体形大小,肥瘦,肌肉的力度都不一样,所以只能得出一个相对的结论:那就是,长:“不齐尾端黑线”;宽:“不小于副羽宽度”;弯曲:以弧状排列,呈近似“S”字形态,前稍为流线形,头尖,为上品。著名的詹森血系就具备这种典型特点的羽翅结构,再如,林波尔,暮利门等中、短距离的速度鸽,大都具备这样的特征。鸽友不防把以上三种血统较纯的鸽子与李梅龄种、凡王.路易等长程鸽作一对照,羽翅的差异就会一目了然,参数也自然在自己的心中了。笔者于九O年在西北大漠军营中养鸽时,满棚百余只全是超远程后代,可其中唯有一羽是银川朋友赠送的当地500公里冠军之后代“小雨点”,因为看惯了长、宽、大双翅的我,每当打开“小雨点”的羽翅时,心中总会想“这么不发达的羽条能飞动吗”?可是在以后的放翔中,从200到400公里,“小雨点”每次都率先归来,而每一次全都把那些“发达”的双翅抛后几个小时以上。500公里放飞,“小雨点”当天下午早早就归返了,而那些长、宽、大羽条的超远程后代,只能尾随其后,望而叹之了,最快者也是次日早返舍。
    2.长、弯、圆,前端羽夹角明显——远程赛鸽的羽翅特征
    在700至1000公里级长程赛中,正常气候条件下赛鸽的飞行时间一天至一天半,700公里当日归,也要飞行8小时以上,千公里很难突破12小时。所以这类赛鸽,羽翅要适应较长时间的持续飞行。对羽翅的基本形态要求是:整个翅膀较中、短程赛鸽羽幅略宽、长、大一些,尤其是主羽不能象中、短程赛鸽那样趋窄、趋短,当拉开翅膀后,前四根主羽端头夹角较大,羽条端头略圆,第七至第九根呈弧形排列。这样的主翼羽形态,飞行浮力大,阻力小,不必加快扇动频率也能保持较高速度,同时接省了体力,有效减少了能量消耗,恰好适应了长程飞行的要求。不难想象在连续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中,没有一双形态,结构合理的翅膀。要想高速归返,是不可能的。对长程赛鸽的副羽之要求,应是羽辐要有一定弯度,排列紧密,基础羽要有良好的硬度,遮盖完善,不漏空气,这样的羽翅结构便与使搏击的气流向后流动并产生向上的浮力和向前的推力。长程赛鸽的主羽切忌过长(齐尾),因为过长则扇动频率低,没有速度;同时也不能过短(不及尾端黑色部分)过短,扇击频率高,消耗能量过快,没有耐力。
    3.宽、长、齐、圆——超远程赛鸽的羽条特征
    所谓超远程,主要指1500公里以上级别赛程。这种超远距离的飞行,对一羽小小的鸽子来说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长途拔涉,通常最少要3天以上的连续飞行才能返舍,几十甚至百余小时的连续飞翔,不但要身体结构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且更要求有一双合乎自然要求的双翼,它的基本要求是:“羽轴粗壮,羽幅宽长,排列慎密,前端圆齐”。羽轴粗壮:就是要发达粗壮,有韧性;羽幅宽长:即主羽中段明显比副羽宽,而且长要齐尾;排列慎密:就是一根紧参一根排列,不留间隙,前三根大羽一样长,且羽端圆。还要求羽轴应有良好的弹性,羽脉勾结紧、实,不易分离,以适应长时间光照,雨霜风尘、朝露侵蚀。这种羽翅形态虽不能长时间,高频率扇动而产生爆发力,但是扇动中与空气接触的截面大,产生的浮力也大,便与滑翔飞行,能更有效地节省能量消耗,也便长时间飞行。在北方每到秋季,当天鹅、大雁等大型候鸟迁途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为了节省体力都是连续扇击几次双翅后就要展开双翅暂短滑翔一次。平常天空中高飞的苍膺,同样也是如此。鸽子在飞超远程的归途中,仍然是每扇击几下后,要滑飞一小段,时间相当于扇击次数的二至三次时段,而且超远程赛鸽在归途中都是低空飞翔,这样以便有效利用地面上升的气流,匀速向前飞行。这类赛鸽站立时,副羽会盖满背部,其主翼羽齐尾或略长于尾。
    总之,赛鸽高速飞归,是智力、体力、意识、以及体型结构和羽翼结构等综合素质最佳发挥的集中体现,诸条件虽可互为弥补,但缺一不可。鸽人要将羽翅作为选育的重要参数之一去评审、鉴定,找出不同赛程的最佳羽翅形态,去参赛短、中、长和超远程比拼,以赢得比赛夺魁的基础和前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