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来到新西兰已经有半月的时间了,我们仿佛是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过着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生活,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睡和吃。由于时差的原因,来到这里很是不习惯,仿佛是有睡不完的鬼瞌睡,这里的下午2点才是国内的上午9点,在国内这时才是刚起床的时候,刚开始在这个时间段倒下就可以昏昏入睡,吃过早饭可以接着睡,喊起来就吃午饭,午饭后可以接着再睡,两次都是吃过饭只有一根烟的功夫就可以接着继续的酣睡,瞌睡简直就像魔鬼一样无休无止的纠缠着我。
江山好移本性难改,女儿风趣的说 60年养成的习惯岂能这么快就转变过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瞌睡开始逐步的减少,10天过后瞌睡虫已经开始渐渐的离我远去,身体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到趋于国内的正常水准,困扰我多时的时差问题终于得以有效的解决。
饮食上和国内相差无几,全部的饮食都是按中国的口味烹调,除了因地理位置和土质的原因菜味有所差异外,生活上和国内没有什么两样。这里可以在超市买到不少的中国生活用品,使我们的生活更具中国味!借此机会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在这里过得很好,请你们放心。
这里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人口充其量赶不上国内一个镇上的人口。这里的道路纵横交错,全部都是柏油刷黑的路面,家家的路都和道路相通,便于上班和出行。这里家家有轿车,轿车只是人们工作出行的代步工具而已,几乎是人人都有一辆车。这里的“断头路”特别的多,搞不好就有可能会走进死胡同,好在这些“断头路”大都不会太长,走错了转过来就是了。这些路都是便于在这里居住的人们上班出行的,因此有这么多的断头路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里的车大都是二手车,这些二手车不是私人手里的二手车,而是通过翻新以后投入市场的二手车,除了发动机以外,看上去和新车没有什么两样,价格也不是太贵,便宜的也就一个月的工资,有个两个多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一台像样的二手车了。
这里的道路不宽,基本上都是双向单车道,车辆全部靠左行驶,这里没有红绿灯,路口大都是环形路口,车辆通过时只需避让右行的车辆就可以通过,感觉很是方便快捷。单行的车道是不允许超车的,这里的人很规矩,从没有见过有人越线超车的。这里没有什么特设的高速公路,只要路标显示出可以行驶100公里就是高速路。充其量实际上也就是国内的二级公路而已。这里的超速行驶看管的很严,允许超速规定车速的10公里不受限制,超速20公里将受到应有的处罚,超速20公里以上将在法庭上见。轻者将被吊销驾照,重者将会被绳之以法。
这里行车包括司乘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如果不系安全带被警察逮住将受到重罚,因此这里没有不系安全带上路的。儿童座椅必须是专座,分三个年龄段的座椅,以确保儿童乘车的安全。这里的车从不和行人抢道,当有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的时候,车辆会主动停车给行人让道,直到行人通过后他才会行驶。有一次我们到市商业区购物,我在路旁的座椅上观望鸽子,女儿和夫人从超市那边过来通过人行横道,女儿过来后,夫人还没有要过人行横道的意思,当时两边各停有一辆轿车,他们并没有要走的意思,而是招手让夫人通过后他们才开始行驶。只有遇到行人向司机招手示意,让轿车通过的时候,司机才会在你前面通过。
来到这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从来没有听见过汽车传出的喇叭声,问了一下原委,原来这里按喇叭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除非遇到紧急情况警示,或是节日、喜庆时刻才会按喇叭以示庆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