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友日记

名家对赛鸽喂食的技巧

时间:2012-07-01 00:11:43    来源:信鸽365    发表者: 语晨鸽舍       阅读次数:
名家对赛鸽喂食的技巧

喂食有什么学问?不就是搭配好营养,每天喂饲的作业。话虽这么说,但不够全面,从有利于养好鸽子,有利于比赛,考虑得细一点,确实有不少名堂。
   
一、先说粮食搭配
    
如今科技发达,各种粮食油料作物的营养成分可从禽畜饲料配合书籍中找到依据,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组成的鸽食大致有8-12种类。中国鸽友大多喜欢自配饲料,将选中的粮食按习惯通用的种类配合,有一种眼见为实的放心。玉米、麦子、高梁、谷子、豌豆、小米、大麦、绿豆、火麻子、菜籽、红花子、花生米等全世界通用,用其中的7-9种配合已足够鸽子繁育和竞赛的需要。
   
二、不同饲料与不同的喂食方法
   
1、早期宠爱鸽子的人多数采用敞喂方式,从早到晚食槽内食物总是满满的,让鸽子自由啄取,不喜欢吃的食物撒了一地,倒了胃口,鸽子并不壮实,还引来鼠雀共餐、浪费不少。经济拮据的又是另一番景象,用手撒喂,鸽子抢着吃,往往还没吃饱,主人就停了下来。养鸽前辈陈飞鸿先生在“文革”期间经济特困,但爱鸽子之心不减,鸽子定粮到仅能维持生命极限,豌豆按每羽8粒分配,蛋也生不出,可见当时之困难。天灾人祸主人挨饿,鸽子受罪。
   
农村爱鸽者,白天喂,让它们到荒山田野自行觅食,晚上回家主人撒几把谷子慰劳一下辘辘饥肠的鸽子,自然会认定此处是安身立命的港湾,不再别恋它处。缺食少食的生存条件,中国土法养鸽还有什么劲去参加比赛。
    
再看看生活在青海门源、湟源山区的岩鸽,他们将窝搭在坡度超过90度的陡峭,人兽无法攀登山凹石洞里,世世代代过着自在的生活。秋季它们顺山峡而下飞到农牧民的地里捡些散落的青裸麦粒充饥,春夏靠植物的嫩叶果腹,入冬后以满山遍野的草籽维持生命。由于食物短缺,营养不良,种群很难扩大,岩鸽的个体小于土鸽,更不能与信鸽相比,雄鸽体重约240克,雌鸽仅200克左右,胸骨长约5-6公分,主羽翼与尾羽较长,羽毛也很厚实浓密,是千万年适应严寒气候的结果。冬季大雪太厚,还会因缺食而大批死亡。民以食为天,人是这样,岩鸽更是。如果人能在冬季给岩鸽提供些食物,给予些关爱,他们可能会生活得更好。
   
三、一日三餐、一日两餐和一日一餐
   
1、一日三餐。与人的生活节奏相似。由于鸽子吃的是硬粒食物,一般要8-12小时才会消化吸收;一日三次进食间隔为5-7小时,鸽子嗉囊内常存有食物,进食的欲望并不强烈,消化系统也没得到较好的休息,长此以往,鸽子难有健壮体魄。集鸽比赛前鸽子食欲不旺,吃得较少,造成飞行途中腹中空空,常要落地休息调整体力,甚至找食果腹,这在短距离赛中是绝进不了奖的。
   
2、一日两餐。这是普遍采用的方法。过了一夜仅有少数鸽子肚里留有几颗粮食,多数鸽子食物已消尽,需要补充。晨飞后喂一次能补充些营养安定情绪,也可以晨喂时发出特殊信号培养鸽子迅速进棚的条件反射习惯。在分秒必争的竞赛中抢得先手。傍晚第二餐是补充营养关键一餐,要做到喂足、喂好、喂饱,鸽子也很“懂事”,吃得很多。这是较好的一种喂食方法。但两餐法也有讲究,有三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喂量均等,早晚各半。二是早晨喂饱,晚餐随鸽胃口吃多少算多少。这是鸽主出于一夜10多个小时鸽子已很饿,早晨要多补充的思路。三是早晨少喂,约全日量的1/5或1/4,晚上喂饱。养鸽是一个系统工程,多数人的目的是参加比赛,养鸽赛鸽内涵几十项环节都应做得仔细,合乎情理,有科学根据,才能促进鸽子飞出水平,达到较高境界。喂食方式与养鸽人的理念和习惯有关。三种喂法各有利弊,应以对参赛有利为首选,从实用出发,早少喂晚喂饱最理想。理由是:黎明时鸽子腹空有饥饿感,吃点食物能满足生存的欲望,增强对家的留恋,特别是刚出棚不久的幼鸽更显重要。肚里有食,即使远飞也不会因食物的引诱而闯入他人鸽舍。这是降低游棚机率的一个内容。从天黑到天亮大致要10-14小时,晚上喂饱能保障第二天有很充沛的精力。现时短距离赛事频频,多是晚上集鸽,第二天上午放出,晚上吃饱有利于鸽子飞翔。如采用早晨吃饱,晚上吃不多或早晚各是半饱,第二天鸽子大多已很饥饿,对鸽子全速飞行肯定是不利的,甚至中途要着地休息,俗话说:“不怕慢只怕站”,只要一息脚,一切全完。一早一晚一少一多改动易,不费劲,效果好,细微之中见高下。
   
3、每日晚间一餐,常被公务繁忙的鸽友选中,饿了一天的鸽子,见到食物,吃相难看狼吞虎咽,必吃得嗉囊滚圆。鸽子体力也不错,符合出赛有吃饱的实效,也被广泛实用,此法好象还缺点什么,因为没做过专项调查不敢妄言。
   
四、要随着季节调整食物比例
   
一年四季温差大,鸽子成长和生理上有变化,按节气的更迭,要考虑的事很多,食物应有所变化,育雏、参赛、换羽、越冬是重点,如何完善这几项生命周期,达到设定的科学目标,相当重要。有些朋友已着手做试探性的调节。我在采访过程中见到短距赛绩较好的鸽友,鸽子养得很强壮,他们很重视赛季的营养调配,频频参加短距赛。从理论上讲应多加蛋白质饲料,但实际上却是脂肪性食物用得较多,火麻仁、红白花籽、花生米的比例从5%增加至10-20%,原因可能是这类食物能快速补充过量的体力消耗。同样秋天要获得光洁鲜亮的羽质可用相同手段,为来年的繁殖打好基础。到了冬天鸽子要越冬,需要更多热量增加食物数量,多加些玉米是必不可少的。冬去春来,万物苏醒繁忙的交配繁殖,渐入佳境。接踵而至的赛季食物更应按营养的需要作全面的配比,以保障各项计划的完成。
   
关养的种鸽过冬后腹部常积淀不少脂肪,会影响产蛋受精,减肥消脂很重要,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大稻谷的份额,最高可占全日量的50-60%。特别肥大的种鸽,食物还要减少30%,才能解决问题。这是实践得出的真智。
   
五、幼鸽需特殊关爱
   
孵育幼鸽的三项要领是饲料多样化,保健土干净充足,矿物质全面,饮水洁净,天天更换,不能断缺。具体操作上区别对待不能忽视。其一:适当增加父母(保姆)鸽喜爱的食料。有了爱吃的食物,他们就会多吃,多吃才会多喂,幼鸽的嗉囊总是满满的,肯定长得快,发育好而健壮。二是:窝内设置专用食槽,实行早、中午两次添食,数量一定要充足,标准是老鸽子在喂饱幼儿后自己也能吃饱吃好。吃好不是勉强吃些挑剩下来的食物凑数。母强子壮乃科学的繁殖之道,只注意幼鸽的成长,忽视父母鸽的健康不能功得圆满。
   
六、比赛的膳食
   
上世纪80年代我负责过多次市级信鸽比赛。赛前一项重要工作是为赛鸽路途与司放前准备好食物,对食物种类及数量按每羽每日125克(折2两半)之规定携带,以保证赛鸽不会饥饿乏力。食物品种有玉米、豌豆和少量油菜籽,后考虑油菜籽粒细,进食慢而不适合赛前使用;豌豆蛋白质虽高,但不耐饥,玉米成了首选。比赛带饲料成了不成文之规定,人性化的措施深得人心,也让鸽主放心。但这几年受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为了增收,一些俱乐部几乎将要带粮出征起码做到的大事置于脑后,有的象征性的带一点,甚至因比赛赔钱而颗粒不带,让鸽子空着肚子飞几百公里,于心何忍。兵书上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制胜的基础岂能不备。
   
七、拒绝霉变食物
   
霉变的食物绝不能用来喂鸽(对人对一切动物同样重要)。霉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收割时未干就藏,保管不善,堆放在潮湿的场所,被水淋湿后不设法通风、晒干等,造成水份超标,使霉菌黄曲菌迅速繁殖使粮食的霉素上千万倍地增长毒素破坏了鸽子整个消化系统,第一个反应是家飞能力大幅度下降,绕屋4-5圈就要停息,接着是消瘦拉稀,恹恹不食甚至死亡。病鸽解剖显示,吃了霉变食物的嗉囊、胃、肠道全部坏死,是没有药物能治疗的。由粮食供应商送鸽食后,每次都要认真检查一遍,质量不行的要坚决返回,不能麻痹,不能迁就。至今,已发现多起事故,有严重的教训,警示后人。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