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养鸽多年,年龄也不大,但有由于种种原因于07年参军入伍,如今身在异乡的我,考虑的更多的还是退伍后的引种问题。因为眨眼已经09年了。军旅生涯也即将结束。同样也就是意味着间断两年的赛鸽事业即将重新开始。然而在经济条件相对拮据的工薪阶层,想在各地的信鸽协会俱乐部公棚等擂台站住脚是多么的不易。没有几路过得硬的血统是不行的。但是即使在引种上面每个鸽友的观点也不尽相同,结果自然也就天差地别了!下面我针对我自身的情况和大家作以分析:
一、天落做种,费时费事。
天落鸟,众所周知,其中不乏优胜鸽。有不少马失前蹄的参杂其中。但是大家也要看到正所谓的“马失前蹄”的机率是多高,1%?甚至更低就算这1%的被你碰上了,万一身上带有病菌或者病毒感染源的话。岂不是损了夫人又折兵吗?本来一路好血统就不是光靠一羽所谓天落中那1%的好赛鸽能发展下来的。还得考虑这羽鸽子的育种性能如何。如今是讲究效率的年代,实验的天落种鸽既多,血统又不明。价格再是合理,也是浪费时间与精力。也因此不少养天落的工薪鸽友经受不住时间和失败的考验而积极性大受挫!
由此可见,其影响可谓由点至面的扩大。结果自然也就不会乐观了。无论我们立足当前看的是否长远,此方法都是行之无效的。午同样不排除天落作出过不少的成绩或者是直接参赛获奖的,好像是2006年秋季江西鹰潭协会500公里冠军就是两羽天落直接子代,这两羽天落直接子代还有一羽获得鹰潭的4名,以及7名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这路鸽子的孙代至今未见有所作为…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这还是因为天落的血统。竞翔史不够清楚,不够知根知底我鄱阳的一位朋友,一路威廉吉尔特从99年至今已经发挥到了第四代了,不说代代冠军,至少代代进入前十名的鸽子可谓数不胜数。又如我江苏江阴我一位朋友,他是00年的威廉吉尔特,光在江阴市职工协会,这羽鸽子自己奖状不下8张,直接子代光市级冠军就6羽。还不乏亚军等其他成绩的鸽子。去年这路鸽子的孙代还飞了江苏苏锡常镇五市千公里联翔1000公里总亚军,江阴市总冠军,大奖赛冠军…这个论据充分证明了引进那些知根知底的鸽子的好处!
总的来说,如若是有能联系到鸽主的天落在得知血统的情况下,参考竞翔史是否有作种价值。最重要的是鸽友们不要拿时间作赌注,我们真的输不起。
二、引进公棚的优胜鸽。
由于送交公棚的鸽子都是各家各户的精英。几十在这“巅峰对决”中败下阵来的赛鸽,也都是不错的,因为赛鸽也有一个适应飞的地形和气候,在没有适应的情况下,马失前蹄也是正常的!不过要是引种的话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应该更多些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赛鸽,意味着他们所适应的地形都不同。想要不走弯路的话,最好额办法还是拿平日里积累下来的资金,孤注一掷,引进那些本省又或者本地的优胜鸽,不过要是熟知此鸽鸽主的这路主血的话这样在作种方面会有更大的帮助。也只有这样才算是少走弯路,算是高起点了。
三、依附心理严重。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许多初级鸽友,一味的在网上发布寻求师傅的信息。认为只要有了师傅,就有了种鸽,就有了基础。的确,“师傅”确实是开启你赛鸽生涯的那把金钥匙。能引导你走上正途,以他们的经验让你少走弯路。同样必不可少的是为你提供他们经过多年实战精选下来的种赛鸽…但是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哪知赛鸽道路的艰辛。同样没有经验,很多必要的经验,又或者说是常识会让你有好鸽,却用不出来。会比赛不会育种,使好种鸽或者好赛鸽的使用周期大大减短。就如同只会杂交不会提纯一样。这样的话,当时再辉煌的成绩也只会成为昙花一现而已!
四、就近引种就近用。
既然说是工薪阶层,那么自然对那些所谓的国际名鸽以及国内名家的鸽子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在公棚竞拍也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综合几个条件来看。首先适合于本地发挥。其次“货真价实”拿我个人认为在本地协会或者附近协会引进当地的“小名家”的赛鸽。我们因当先选好鸽主。口碑很重要。再询问赛鸽的情况。通过慢慢了解本人了解他家的种赛鸽,再考虑引进的事宜。切忌一切向“钱”看的鸽友,能远则远之
引种是门学问,我年龄20,通过近十年的摸索,略知一二,如若人人都能得到那些书上所谓的“黄金配对”,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鸽友痴迷于赛鸽文化了,毛主席曾经说过: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切还得靠广大工薪鸽友们慢慢实践,摸索
我相信不久的未来,不论任何赛鸽擂台的颁奖台上能出现不少工薪鸽友的身影,也希望晚辈在此写的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以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