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友日记

黄金配对

时间:2013-02-28 09:46:55    来源:    发表者: 武汉奋发园鸽舍        阅读次数:
黄金配对

拥有“黄金配对”是每位鸽友梦寐以求的事情,一旦拥有那可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情呀,然而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黄金配对”是否也存在某些特定的模式和规律呢?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有幸拜读了中国台湾武高平先生所著的《詹森育种原理》和黄飞龙先生所着的《命运的锁链》。通过仔细阅读,我领悟到,若想获得成功,配对才是最关键的。虽说子代鸽的培育没有什么现成的理论和做法可以作为依据,但是只要经过自己的细心选配,世代相传的鸽子是不会一代不如一代的,培育好鸽子的终极目标也会实现的。

    经过再三酌量,我把种鸽的选择及外部条件等硬件逐一整理成文,希望能对广大鸽友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鸽友们的指点,使自己在养鸽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首先,我们认为“黄金配对”可分为两种:一是具有育种特质的“黄金配对”,此种“黄金配对”作育出的直子女直接留下做种,就可具有平均比例较高的再育种能力,而它们作育出的第二代也会仍然威力无穷。这种“黄金配对”作育出的直子女还可以创造出具有比赛特质的配对。二是具有比赛特质的“黄金配对”,此种“黄金配对”作出的第二代大多数会在日后的比赛中渐趋平凡,发挥得会有好有坏(当然这两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摘自《命运的锁链》)。


 

    其次,我认为鸽友需要掌握鉴鸽、识鸽的技能,这一点是养鸽能否成功的关键。鸽友只有会鉴鸽、识鸽,才能选种,不然好鸽在手不认得就等于没有,好鸽在家不利用就等于零。鸽友只有善于识鸽和鉴鸽,才能选择出优秀的主力种鸽,才能配对成功。


 

    那么,如何选择种鸽呢?首先要看其家族中大多数鸽子是否能长期一贯地获得佳绩;其次要选择近亲鸽中的优秀个体,且血系不能太杂,血系太杂的鸽子做种的成功率相对较低;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种鸽的特质。优秀血系的好种鸽应具备以下特质:骨架硬朗,龙骨长而坚挺,曲线适中,耻骨紧闭,握在手里有种上浮感,偏重坠落的不好;较好的平衡能力,羽毛光亮、轻薄、柔软、绒滑,翅膀拉开后有明显的破风口;韧性好,肌肉富有弹性,皮质红润,头部饱满,后脑较发达,眼位高且居前。所以说看鸽子不能单纯地追求血统好,还要看鸽子的整体结构和活力。而那些抓在手里极力反抗,且显示出无穷力量的鸽子做种肯定差不了。


 

    育种最好从一羽雄鸽开始,因为雄鸽的遗传是以血统、智能及羽色为主。父鸽将X染色体遗传给儿子,儿子再将X染色体遗传给孙子或孙女,这样血统则不会中断。此外利用血统中断法还可排除母鸽的不良基因,作出含四分之三某某系的“纯”种。A雄繁殖法即采用血统最优秀的雄鸽来配种,基础雄则采用直系遗传强者。每年更换配偶,与多羽雌鸽交配,便可建立一脉有潜力的鸽族。之后再用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互配,这样的血缘共通系数最高。但是切忌血统起源不可太接近,否则作出不良后代的比率会增高。若改用“育种公式”则不受限制。其后代既可参赛或留种,也能确保基础种雄血系不会减弱(自《詹森育种原理》)。


 

    根据《詹森育种原理》一书所讲,鸽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买好鸽靠机缘。真正好鸽的价值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2、育种方式好比排拼图,没有办法找出缺少的那一片;3、选择母系以繁殖力强,作出的幼鸽入赏率高者为主。雌鸽的遗传决定后代的体形、活力及眼志特征;4、善用异色雌鸽,因为它们具有交替遗传的特性。选用它们可以控制遗传,作出理想的后代,如绛雌鸽、花头白翅的母鸽和詹森特有的石板灰鸽,均是如此;5、配对时还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全舍种鸽的健康状况不理想时不配对,二是全舍种鸽的素质参差不齐、五花八门时不配对;6、绛雄配石板雌。


 

    另外还要注意鸽眼的配法。为什么鸽眼在配对中如此重要呢?不同鸽眼结构,如砂型、眼色等,代表鸽子的不同能力、智能及对气候的适应性等。而鸽眼配的目的就是要作出集父母双方之长,且具有更广泛更强适应能力的后代鸽。反之,如果在配对时没有考虑鸽眼,那么就有可能导致鸽眼中反映出来的特质失传。若用纪录鸽互配,你有可能获得成功,但是作出好鸽子的几率相对会较低。要想获得好的效果,鸽友引进的纪录鸽本身素质一定要相当高,否则是不易作出好鸽的。


 

    最后,在所有遗传配对法则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技巧)需要把握,即杂交配对时要有“异中取同”的选择倾向,近亲配对时要有“同中取异”的选择倾向。“同中取异”也就是在同家族中尽量选择各方特征不同,而又具有互补性的强者配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