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友日记

保护生态环境你我同在

时间:2013-03-06 11:30:12    来源:    发表者: 南京蓝天鸽舍       阅读次数:
保护生态环境你我同在

鸽子之于人类现实中,鸽迷养鸽子,如果只从获奖图名这个意义上理解,那是十分浅薄的。笔者曾经看到许多戎马一生而今退居二线的老将军和德高望重的老首长未养鸽子之前,长年卧病在床,光药费每年都要报销成千上万元。有了鸽子,人变得精神爽了,每天还要扶梯上楼给鸽子添食加水。有则故事,讲的是一个人患了疾病,服药打针无效,找心理医生,说要一个宠物为伴,结果养了鸽子病就好了。这种事情现实中确属稀奇,但真实存在。再一次证明人的生活不能没有鸽子,强身健体需要鸽子,壮哉国威、强固民族素质更需要鸽子。
  很有趣的是,从大量的野鸽圈调查表明,有野鸽栖息生存的地方,不论是高山峻岭、河谷江岸、岩窟石凹,都是生态保存完好、自然植被和谐平衡安全坦实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又因有鸽子的生存活动,周围一般都是林草茂密,资源丰富的宝地。在六枝窗子洞周围的农田麦地,由于大量的鸽子粪便是高质有机肥,每年的庄稼收成总是比别的地方要好,丰收季节老百姓们也不怕鸽子多吃了几粒粮食打杀鸽子,反而更加喜欢和自觉珍视这些人类的和平使者。在各种天灾水患到来之前,鸽子是最先知道的。当地老乡在掌握气候变化时,只要看看野鸽洞就知道,如鸽群出没正常,气候也正常,如果鸽子不出洞或少飞,就有暴风雨和冰雹。这等于是一个神秘的鸽子天气预报站。但是仅有野鸽是不够的,还得包括大量的“反归”信鸽以及其他的鸟类在一块,才能真正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可靠支柱。
  在贵州黔东南的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把有野鸽生存的地方视为风水宝地。村村寨寨,老老小小是不打杀鸽子的,遇有伤鸽病鸽,要精心调养后,选择吉日良辰送回大自然。他们认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都是得于大自然的恩赐,四季分明,有晴有阴,日出日落是太阳鸟在保佑,当然也有鸽子的功劳。人们都知道。黔东南是西部贵州著名的林区,乘车入境,翻苗乡入侗寨,时时看到葱葱郁郁的防林带如诗如画,各种珍贵乔木浓荫华盖,长江支流水系打山涧缓缓而过,长流不绝,生命之源正是得益这些绿色保护伞。而来黔东南做生态考察的专家经过实地研究,指出这当中栖息生存的各种鸟类小动物多达上千种,笔者不敢妄说这都是鸽子的功劳,但同样谁也不敢说这些林区中就没有野鸽子,更不敢说这些野鸽子中就一定没有失途不归的信鸽。密林深处,高高山岗,正是由于有了万千物种的和谐生存,才使得大自然如此这般神奇美丽,才使得千奇百怪的生命之灵乃至我们人类有了相依为命的地球村。这些年来不停的发生山洪爆发,水灾、旱灾、风灾、雹灾;更多是由于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界的恶性循环直接威胁了人类,比如没有树,鸟则亡,则五谷难丰,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200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指出:“目前,当人们享受着信息时代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世界仍面临着贫穷、人口增长、资源减少、环境恶化等种种挑战。不论世界如何发展,环境问题将始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他说世界环境的主题是“世间万物,生命之网”,这个主题告诉人类,地球是一个复杂、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人类的生存和未来与这个系统密不可分。只鸟类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使这个系统得以和谐、平衡地发展,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气。因而,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国家主要领导人带头植树种草,参加生态保护活动,可见其意义之深远,保护生态势在必行!仅就这一点而论,光种了草植了树还得要有,如果说树、草是自然之本,那么鸟类才是自然之魂,只有十分繁多的鸟类才能使林木长青,草场碧绿;保持水土,滋长五谷,造福人类。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有静态的方面,诸如森林、草场、矿产等的合理配置,又包括动态的方面,像飞禽走兽,乃至人类等动物世界繁衍生存。但是维护和保障人类自然和谐的生活,开辟文明祥和的空间及高雅的理念氛围才是“生态环境”的根本。西方学者将“生态”划分为“初级”和“高级”,高级即指的是人类本身的理念、物化、情感,强调人们彼此间保持一种友善、和睦相处。养鸽人功不可没,举说不完,观赏、竞翔、药用、食肉这些都是有史详记的,国防、科研、通信也是不须待言的。今天人们养鸽以鸽寓乐,以鸽寓育,维护人们正常的交际关系,也是无须争辩的事实。
  养鸽是群众性的,是民间组织,信鸽协会以其特殊的载体集结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同知识,不同职业成员的社会方方面面,何其不有,有些社会青年曾经无所事事,打打杀杀,违纪违规,养了信鸽,整个心思精力都用在养鸽之中。有的人不于勤勉,好吃懒做,散漫惯了,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一天养了鸽子,觉得小小鸽子从千里飞归,无私无为,只是忠于它的主人,一旦送上路夺冠军争奖牌时,它也使出浑身解数不停地与同类竞争,以此而比,渐渐地改头换面,振作起来,立志重新做人。
  信鸽的刺激力和凝聚力是十分巨大的,调查表明,工薪阶层养鸽子人约是全部会员的60%左右。文明高雅的健康竞技活动,常常像一根绳子拴着大家的心,这种安定健康的良好环境,正是信鸽带来的。而在目前形势下,国家致力于“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这两个大主题,信鸽能搏得这么多人的喜欢,有如此神秘的力量,正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意志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鸽协头头有钱没钱都当主席,会员钱多钱少都在养鸽为乐,调查表明当今的“小区文明”、“社区文明”、“庭院文明”多出自于养鸽高度文明发展的城市社区。而今维护稳定的因素很多,办法、措施很多,但像信鸽这种起于自愿,主动参与,投资较小,就只有信鸽才产生这种“事半功倍”的效果。顺便要说一点的是,笔者在此谈到信鸽的这多优点和益处,肯定有人要站出来说:那现在不少城市还要取缔鸽棚。这其实是两码子事,一定有其中奥妙,有人养鸽子不注意采取合理办法,比如邻里四舍鸽毛乱飞,臭气窒鼻,有的鸽棚不规范,严重干扰环卫工作,对这种事实,鸽会要有态度,该停赛要停赛,一定要惩罚。事实上养鸽与环卫这两者处理得当是一体的、和谐的,如果分离则是矛盾,不斗争才怪。城市的环卫与养鸽是个老话题,这方面工作应多请示汇报,凡是有作为的“当地父母官”,大多也是高素质的,只要金石为开,精诚所至,工作一定是好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从不认识到再认识的发展过程,在“铲除鸽棚”的同时,也有不少知名城市的领导提倡发展信鸽事业,还为鸽会出谋划策,划拨资金的。辽宁省鞍山市,贵州省贵阳市都是这样的先例。在2000年8月,《贵州省志。体育志》的审定会上,笔者呼吁要把信鸽浓墨重彩地写进去,一致得到省市领导和专家的认同,一届志书是官书,代表政府和大众的意志行为,具有历史的权威性,对此,主要领导都敢于拍板,这说明有眼光的领导和官员是热爱和支持信鸽事业的。笔者是主张为信鸽奔走呼吁的人,也希望鱼和熊掌都兼得,关键是靠广大会员有自己的作为,于社会、于国家和人民都养好鸽子。养鸽人功德无量,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尚需大家努力,本分做人,诚实养鸽,愿明天更美好,愿信鸽腾飞,愿人类永享大自然优美自由和谐平衡的清福。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