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友日记

“断食断水”训练法

时间:2013-03-15 10:17:07    来源:    发表者: 黄伟鸽舍        阅读次数:
“断食断水”训练法

为了使赛鸽能在日后的国家赛、隔日赛、长程赛、超长程竞翔赛中经得起风雨、“赛鸽特种训练法”“断食断水”训练。

在两周多时间的训练实践经历中,具体做法是:
A、在撤掉赛鸽食槽及饮水器的同时,关闭鸽舍,此举意在防止训练中鸽子因耐不住饥渴而误入他人鸽舍,或出外落野打食。
B、断食断水训练的时间掌握,一般是每次48小时,亦即鸽舍内赛鸽须绝粮绝饮两昼夜。
C、在爱鸽进行断食断水48小时,即两天两夜后,于第三天方给鸽饲以丰盛充裕的优质食料,并且需在饮水中加入绿色环保的晶晶生物活性菌以及晶晶21维他命,用以给鸽体补充足够的营养和调整降低训练应激反应。待鸽饱餐足饮后开笼放鸽家飞。
D、第四天、第五天又如前所述关闭鸽舍,继续进行断食断水训练,挨到第六天,再如法炮制,让鸽食饱水足后自由家飞。不必赘述,第七日、第八日仍须坚持紧紧关闭鸽舍,鸽不喂一粒食米、不给一滴饮水,等到48小时断食断水训练结束,于第九日再供食饮,并于日后坚持循环往复。直至观察认为已达到断食断水之训练目的时,方可结束训练,恢复正常。

经过对赛鸽进行半个月来间断“断食断水”训练实践,我观察到的情况是:
A、赛鸽在绝粮断水的第一天,表现的还算“从容”,群鸽仅仅是在鸽舍内不时四处走动、不时抬头东张西望、或时而轻松地飞上飞下,鸽子似乎十分确信自己能“搜寻”到可以果腹充饥的食水,显得不焦不躁,此时鸽的自信、机警多于恐慌、饥渴,正是:镇静之心尚存、岂怕食水之忧。但,在傍晚时分,可看到有数羽鸽已显现出寻食觅水之急相。推断:那一定是它在喝自个儿酿的苦酒――准是昨天挑食没有吃饱之故。检视鸽之粪便正常成球形呈粒状。
B、第二天,即断食断水已进行了24小时后至48小时之间,赛鸽已显现出应激反应,鸽舍地面上可见绿色、黑色、小滩粪便多处,机敏和镇定的眼神已从大多数赛鸽眼中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饥渴、慌恐、焦躁、鸽此时已饿的东张西望,渴的四下寻觅,见人走近已不再惧怕,不仅不躲不闪,反而团团围在鸽人四周、有的低头伸喙啄鞋带和裤角,有的昂首煽翅讨食,双目盯人,一付付饥渴难耐,心焦意躁之神态,天可怜见,有几羽体弱鸽已开始乍毛、眼神中已流露出难以再坚持下去的求救信号,此状况尤以下午天傍黑前表现更甚。
C、第三天,当赛鸽经受了48小时,两天两夜“水尽粮绝”的锻炼,训练后,看到我手提鸽食袋和水壶来到鸽舍旁时,群鸽反应十分迅速,立马蜂涌而至,堵在鸽舍门口,真好似是一群饱经风霜饥寒交迫的孩子盼到了救星看到了亲人一般,兴奋、蹦高、欢呼雀跃。一看到食水,群鸽可来神啦,都在扑腾着双翼,目不转睛地盯着,有几羽胆大鸽,竟然不管不顾,扑啦啦落在了我的头上、肩上,就像是决心要抢食到第一粒米粮似的,当我放好食槽及饮水器后,群鸽立刻争先恐后,扑煽着翅膀,拥挤在一起,真真是如饿狼般吞食,确实是饥不可耐、渴急不可待呵,看着群鸽经历饥渴洗礼磨炼后,饮水痛快甘甜,啄食香美可口的劲儿,我心头不由闪现出二个字:真爽!曾记得古训有句名言:“鸟为食亡”。当您看到群鸽若公猪般不顾一切地拼命啄食,人用手抚之都不理不睬时可证明此言不虚矣。赛翔途中曾有多少爱鸽因食而亡,不得而知。
D、经历了数次断食断水训练后的鸽子,能让人感觉到,它们在历尽磨难之后,逐渐在本内贮存了能量、激发出了赛鸽应对逆境的潜能及坚强的意志力。饥渴引发的应激反应减小了,人鸽间的亲和力增强了,无疑此对赛鸽的恋巢心及赛翔时“归心似箭”是大有脾益的。而训练歪打正着的副产品是:饥饿在无意间治疗了爱鸽的一些固疾,肥胖、手感重、挑食、厌食等等。
E、结束语:诚然本人的赛鸽在日后的赛翔中能否展现训练成果,还有待时日实践验证。而且无论成败与否亦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不应偏颇一点而不及其余。但,一切训练为竞翔,是不容置疑的。

相信,平日里训练时有针对性的让爱鸽吃点儿苦,是会对日后的赛翔有益有助的,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上甜哪。

提示一点:进行“断食断水”训练的时机,应选择在冬闲时,在既无赛事,巢内又无幼鸽时才适宜。

比利时著名鉴鸽家亚历山大?韩森说:“多年来我用‘隔天喂食法’来喂饲我的鸽群,发现他们跟每天喂饲一次或二次没有什么两样。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英国有名的罗拔? 邓五先生曾告诉我说,鸽子为了求生存,会把能量积存起来,以应付长达2天的飞行赛程。在开始实行‘隔天喂食法’时,发现它们觉得特别饿的样子,它们的吃相简直象一头公猪。当把鸽子运送去参加长距离比赛时,它们就会自行调整,在没有获得食物的情况下以求生存。从以往到如今的这种试验还没有终止,我发现被鸽友们看作‘野蛮’的喂食法,却最适合于长途竞翔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