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友日记

如何发现好鸽子

时间:2013-04-17 09:54:56    来源:    发表者: 铜陵向上鸽舍       阅读次数:
如何发现好鸽子

11根主翼适合何种比赛 ?

  答案:短距离。主翼多一根,通常相对着副翼会少一根。主翼负责向前推进,多一根主翼,多一份向前的力量。副翼负责维持鸽子在空中不坠,少一根副翼,减少一份维持的力量。在这种副翼较弱的条件下,鸽子为了维持一定的飞行高度,必须加速拍击翅膀,好处是飞行速度加快,坏处是力量容易耗尽。就像以跑100公尺的速度来跑3000公尺的比赛,在短距离内会领先,但距离拉长就会中途衰竭,有时根本跑不到终点。

  翅膀的大条越拔越短,尾羽羽条越拔越长。

  有些鸽友利用副翼较弱时的飞行特点,在比赛时(限短距离)将副翼故意修短,增加飞行速度。

  鸽子如果生病,将会在正在成长的翼上留下记号。除了羽轴上会有锯齿状的白痕外,羽面柔软部分也会产生皱纹。我们举个尾羽的例子:

  尾羽通常在主翼换至第6或第7根时才开始更换。尾羽有12根,左、右各6根,更换的次序见前表。如果在羽翼更换期间,鸽子生病了,就会在尾翼中留下记号。尾翼的斑痕有二种:斑面完整一片是在健康时更换的,斑面分裂为二是在生病时更换的。

  五、何判定鸽子是第几轮蛋孵出

  在幼鸽出生的一年内,我们可以从幼鸽的主翼上看出该羽鸽子是第几轮蛋所孵出。这是相当实用的技术,如果你向某人指定购买某一特定轮次的幼鸽,可以自己确认是否受骗。

  鉴鸽的八种方法是:一惊,二看,三量,四拉,五掂,六压,七掰,八摸。

  一惊:

  在鉴鸽前,我是从不急于先伸手捉鸽的。我喜欢站在装有五六羽鸽子的鸽笼前,采用突然用手一挥、双手击掌,用脚跺地或用红布条挥动予以惊吓的方法,观察鸽子在突然受惊后的表现。优秀的赛鸽总能处惊不乱,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大将风范,在受惊吓后仅仅是脚稍稍移动几下或眨动几下眼皮。而受惊吓就慌乱,心理素质较差。有兴趣的鸽友,当你有机会参加市级每年一次的信鸽品评(参评鸽都是各赛级进入前6名的优秀鸽)时,或有幸亲临公棚赛决赛后拍卖前在笼中公开展示拍卖鸽现场时,竞赛前抓鸽,有的赛鸽一入鸽笼就乱跳乱撞乱钻的较差,占住一个角落,不慌不忙地养精蓄锐,这种赛鸽已意识到将要作赛而在作准备了。

  二看。

  先看鸽子的长相,看是否具有灵气。现在所养的信鸽是因为经过数百年一代一代地淘汰、训放、提炼和培育,使信鸽本身应具备的素质和灵气逐步提高。具有一对“聪明相”、有灵气的赛鸽就是一羽优秀的好鸽,一看上去就呆头呆脑的鸽子,你绝对不要对它抱有希望。其次,看鸽子的体型。用于短程竞翔的赛鸽,体型中等或稍大些,前胸要宽、满、凸,显得很饱满体型不必修长,要短而匀称,从正面看,其型如上底较宽、下底窄的梯形,从侧面看,其型如正三角的一半,从上面看,其型如一个正三角形。用于远距离或超长距离竞翔的赛鸽,中等为宜,体型要修长匀称,从正面看,其型如上底略宽于下底、其高稍长的梯形,从侧面看,其型如等腰三角形的一半,从上面看,其型如底高稍长的等腰三角形要看眼砂的结构、色素深浅、堆积状况、粗细及瞳孔收缩等赛鸽型眼睛,我偏爱圈明砂清、荡前角幅度大且有缺口、瞳孔在阳光下收缩频率快且小而又圆的鸽子。对种鸽型眼睛,黄色的眼志圈、窄、亮、呈橙黄色,眼砂堆积有明显层次感,瞳孔收缩有规律;砂眼的眼志圈要亮、宽、白眼砂的堆积由内到外犹如盆地那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量。

  一鸽抓在手,量一量龙骨的长短和龙骨与耻骨(蛋门)之间的距离。龙骨的长短应和鸽子的体型大小比例适当,以中等体型鸽为例,其龙骨的长度在7cm左右为宜,上下偏差在1cm以内,过长或过短都是比例失当。龙骨末端与耻骨之间的距离,用中指去量,约在一指半以内,人的中指前端的宽度,一般为l.5cm左右,即一指半约为2.2cm.不论雌雄鸽,耻骨靠得要紧,细摸耻骨较硬且有一边略向内弯。赛鸽在作长距离飞行时,除了要承受空气的压力,还必须加快振翅频率产生升力而克服地球的引力,在作剧烈飞翔运动时,体内会产生强大的扩张力。没有坚实的骨骼就承受不了这种压力。

  四拉。

  将鸽子翅膀最大限度地拉开,再迅速松手放回,拉开时感到紧而有力,有股韧劲,松开时感到回收迅速有力,富有弹性,说明翅膀的肌肉较为发达,发达的肌肉是增加振翅频率的前提。其次,看鸽子翅膀的主羽、副羽是否齐整,若整个翅膀的羽面形成如鹅毛扇那样略向里凹的扇面,其拍打形成的风量大,冲力强,速度则快;再次,要看翅膀的十根主羽的长度、宽度、厚薄度,较长较宽且又较薄的为最佳,若主羽最外端的三根主羽羽头齐且圆,那是最好的。

  五掂。

  鸽子握在手,将握鸽的手相对松开,掂一掂手中鸽子的体重是否与其体型的太小相吻合。人们根据人的身高测算出标准体重,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超过标准体重的,称为肥胖;低于标准体重的,称为瘦弱。同样的道理,若你手中是只中等体型的赛鸽,一般体重应在8—9两。体重较沉,说明过于娇生惯养且缺乏应有的训练量,鸽子是养肥了而不是养壮了,你就必须通过强化训练、减少脂肪含量较高饲料的投入而予以减肥。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与体型相比过于肥胖沉手的赛鸽,此类赛鸽,即使能勉强归巢,速度绝对不会快。若让它去参加长距离竞赛,肯定会客落他乡。

  六压。

  将一羽赛鸽紧握于手中,鸽体下面四指握紧,上面的大拇指压于鸽体的背部,这时鸽子的尾羽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鸽子的尾羽仍然紧束不散呈宝剑状水平或下垂。其二、尾羽散开成扇状且上翘。我个人偏爱前者。另一种鉴鸽的方法是将鸽子握于手中,手自然地轻松略放且突然往下一沉,此时手中的鸽子也会出现以上两种情况。我是不喜欢尾羽成扇状且上翘的鸽子。

  七掰。

  将赛鸽的嘴掰开,看其上腭是否有锯齿形裂缝,气管口是否较大,裂缝是否长且窄。我们知道,赛鸽飞翔时,空气密度越大,阻力越大;飞速越快,阻力也越大。鸽子在竞赛飞翔时,除和气呼吸有关,鸽嘴的开腭、闭腭对呼吸也起到辅助作用。开腭鸽利于赛鸽在飞翔时吸气呼气的通畅,且开腭鸽扑翼频率相对高些,速度相应也快些。通过对我本棚多羽冠、亚军和长距离快速归巢鸽的观看,归巢后,其上腭均是裂开的,所以,我偏爱开腭鸽。

  八摸。

  赛鸽的龙骨形状与赛鸽的速度有直接关系。龙骨平或凹时,背部流线较高,造成上面压强小,下面压强大,形成上举力,浮力相应增大,浮力大会降低速度。龙骨较高且凸,上面压强大,下面压强小,压力大而浮力小,飞行困难,欲速则不达。一羽赛鸽的龙骨高低与其体型要适中,呈一定弧度和流线状,在飞行中遇到的阻力则小,速度则快。我较喜欢手掌略弯微握,龙骨恰好置于四指微握状况且大拇指恰好在鸽子背部中端的鸽子。另外,摸一摸赛鸽的羽毛,抚摸后手感如丝绸般柔软且手上留有粉质的,其羽质较好;抚摸后手感粗糙且无粉质,其羽质较差。羽质差的赛鸽逢上雨天,羽毛吸水性强,从而增加体重,不利快速归巢。

  一、 上手:

  因为多年所接触到的俗称为“国血”的东西在脑海里的影象根深蒂固,且南方天落鸟的深羽色、深眼色,又细又长的身材者即为美的概念,在一次次公棚赛观摩中渐渐有了新的认识和改变。有幸上手感觉了前名次鸽的父母的体形结构,更为拍卖时灰色等漂亮羽色的的好卖所触动,再加上自己的主攻目标是公棚,因此,上手时,这种新的鉴鸽理念始终左右者自己的审视偏好。对于手感的认识,由于前后理念的改变,也出现反向极端,那就是尽量选择那些手感粗短圆壮的种鸽,尤其是雌鸽,瘦长的不在选择之内。实践证明,这类形体的种鸽所做出的子代在形体上并没有继承和遗传,反而,所出的形体修长轻盈的子代往往出乎预料的飞在了前面,即使这样,还是喜欢粗短圆壮的留下来做种。可又一个无情的事实摆在面前:那些飞的好的瘦长条,作出的子代里,几乎有一半是粗短圆壮。

  直到最后,在羽色、手感、体型按自己的主观选定的情况下,这才想起来查看原始血统书。看之前,先持鸽判断一下自己的识别血统能力,再对照血统书,竟然猜对了一半,当然是那些羽色有品系代表性的。

  二、 副羽

  之前,也曾钻进了一个纯理论的怪圈里好几年,为了表示一下自己的“理论文化”,很潇洒(也很可笑)的拉开鸽子的翅膀,先看副羽,末端高于鸽身体平行线的(翘起来的),因在飞行时,没有迎风阻力所产生的向上的浮力,鸽子飞行时下栽,难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就提高煽翅的频率用来保持空中高度而大量消耗体力,影响了前行的速度。而副羽末端低于身体平行线,就会在飞进的过程中产生很强的风的反作用力,同时,阻力加大,也影响了前行速度,但这种副羽结构在超远程中对鸽子有帮助,它可以借助风的升力实现滑翔,短暂休息,完成长城赛事。最后,依副羽平行于鸽子身体平行线的作为理论上的首选。

  三、 主羽

  这是个自己上当后的鉴定标准,曾经花费很多资金购买各种赛鸽刊物,专拣那些中外大名鸽的照片看,俊美异常,主羽尖细,尾巴紧小挺拔。于是大呼:啊,怪不得人家老赢,鸽种这么俏啊!不行,要去看看真鸽,于是,背上干粮全国转。确实有的鸽子就是那长相,但大部分与照片上的摸样大相径庭。哎,多会包装啊(现在才明白,都是电脑的功劳)。自叹孤陋寡闻。但那些名家大腕向我展示的仅有的一、两个模特鸽,却铭记在心了。主羽偏短、羽条尖细就成了首选,因为尖细的羽条之间缝隙大易于破风,就是在飞行鼓动扬起翅膀时,空气向下迎向羽翼的阻力会透过缝隙分流,减小阻力。

  可在后来十几年的实战过程中,这些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实用,因为鸽子的飞速与很多因素是互相牵连、息息相关的,尤其是它的我们用鉴鸽理论无法感知的天生定向能力和回归途中无法预知的各种自身和环境因素。

  四、 头相

  早期,多依杂志上的那些名鸽作为依据,随着时间的推移,鉴赏观点变了。无数国外大小名人被国内鸽商的介绍而成了脑海里固有的东西,并深信不疑,又随着自己实战的不断总结,好象有些纷乱无章,看看那些代表赛鸽高等级赛事中涌现出的名鸽,随着资讯的广泛,都渐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其实,那头相五花八门,曾经以为垃圾、观赏鸟的大马头不也得了冠军呢。头小的也不见得就聪明,大脑袋也不笨。有一个现象却让我瞅了个准:那些有着高贵头衔的世界大名鸽,几岁后,有很多是有着迷人的大鼻子。

  五、眼睛

  除了混沌不清亮,眼神发呆的杀掉,其他无话可说。

  六、另类鉴鸽

  想买一对种鸽,外观不佳,体形瘦的象白菜帮子,生活在破烂不堪的舍里。可偏偏出了几个强壮的冠军子代,我的想法是宁要丑陋的爹娘,不选它美壮的冠军子代。这也叫“鉴鸽”,这是用“内力”在鉴,不是鉴定模特,而是运动场上的“教练”。

  引种者还要“鉴人”,我喜欢那些直言不讳的卖鸽人,最忌讳半阴半暗的伪君子,一副超尘脱俗的嘴脸,葫芦里却满是由于嫉妒而生的阴暗心理;不养鸽子,却没少卖鸽子,还都是天价的外鸟。

  卖鸽者更要“鉴人”,不要有奶便是娘,你会被急功近利、空手套白狼者毁了自己一腔热诚和英名。

  其它:

  1.如是只有一方年轻,必须是“老雄配小雌”,“小雄配老雌”宜种不宜赛。

  2.父母双方必须绝对健康,标准是配上后7——8天就产蛋,越早越好。

  3.用不同品系鸽杂交配对,取杂交优势,子代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配对时间恰当,掌握在幼鸽出赛时大羽长齐,指自然长齐。这较光照调控为好。

  育雏因素

  5.取头窠蛋孵化,不用第二、三窠蛋。

  6.蛋壳光滑、呈肉色;摒弃麻壳、厚壳和薄壳蛋。(——麻壳、厚壳是缺钙的表现)

  7.3天见血丝,6天黑壳,在灯光下照看,气室(即“空头”)大比小好,为胎鸽提供充足的氧气。

  8.胎鸽啄蛋齿时听起来强劲有力,节奏频繁,而不是有气无力。

  9.、从见蛋齿到破壳脱颖而出的时间要短,这是胎鸽强健的表现。

  10.胎鸽出壳后的蛋膛比较干净,没有血丝、脏物残留。

  11.第二蛋产出后的第十七天雏鸽出壳,18天以后出壳的说明胎鸽的体质欠佳。

  12.雏鸽要亲鸽本呕,“吃奶象三分”,科学家认为鸽乳中有遗传基因,用保姆鸽代呕有可能把劣质基因带给幼鸽。

  13.雏鸽肚脐眼收缩要好,基本上平盖于腹部,没有大块突出。

  14.雏鸽胎毛浓厚、绵蜜、粗黄,复盖全身。

  15.雏鸽出壳3天能身体坐正,小脑袋能竖直,时间越长越好。

  16.出壳7天套足环时,脚趾粗壮,如轻松套进,可能发育欠佳。

  17.7天后亲鸽反呕原粮时,雏鸽食欲好,消化快,饱食后的素囊大于身躯,到翌日早晨基本上消化完。

  18.7天开始要对雏鸽塞食营养添加剂,直至断奶为止,确保雏鸽发育良好,这将影响到鸽子一生健康。

  19.10天龄左右接种各类疫苗。因鸽乳中含有免疫物质,断奶前接种疫苗能确保雏、幼鸽有效免疫。

  20.疫苗包括鸽痘疫苗、新城疫苗和沙门氏菌疫苗,确保雏、幼鸽期间无病痛,即使发生最小的病痛如生鸽痘等,都会使雏鸽停止生长发育,它在成长中就慢了它鸽一拍。

  21.出壳15天时,雏鸽就有自我保卫意识,当你将于掌伸向它时,它会用翅打你,伸颈啄你,这是聪明、机智、勇敢的表现。

  出壳18天时,为找食充饥而爬出孵盘,甚至跌落在地板上,或获得公呕,或遭到欺凌,被啄得头破血流,成为“光头族”,这是自强的反映。

  22.出壳30天时,能自然地出棚上房,并入群参加家飞行列,有利于韧带锻练。

  23.自然断奶是在出壳一个月左右,人为断奶掌握上要早一些,使幼鸽早一些自立,有利于智力开发。

  个体因素

  24.换羽正常,如估计到出赛时大羽未齐,影响飞行,就要用光照调节,敞光加速换大羽,避光加速换体羽,确保决赛时大羽、体羽全部换齐。(尽量不要用这些非自然的方法,伤鸽)

  25.流线型体态,外型前宽后窄,在飞行中让风阻降低到最低。

  26.平衡感好,中央重心既不前倾也不后倾,在直线飞行中可减少阻力。

  27.骨骼粗壮硬实,有力支撑驱体。

  28.胸肌肉要柔糯而富有弹性,在激烈飞行中不易疲劳,但不肥胖。

  29.羽质绵绒度好,贴皮贴肉,但不过于单薄,羽毛之间有空隙,增加浮力,飞行中可减少阻力。

  30.翼展有弧度,呈锅盖形,而不是一个泻的平面。

  31.拉翅收回时从容而有力度、快收急燥,慢收从容,但不要软弱无力。

  32.最后3根“将军条”基本上等长,飞行时平均受力。

  33.最后3根“将军条”间隔有较大空隙,飞行中翅膀上扬时利于破风。

  34.大羽的羽茎(亦称“羽翮”)粗硬、呈黑色,有韧性,既有强度又不易折断。

  35.羽茎两边的羽片要内狭外阔,比差要大。

  36.桡骨要有一定厚度,扑翅时有足够的强度。

  37.肱骨宜短不宜长,扑翅中起杠杆作用。

  38.胸骨要有厚度、强度,有利于胸肌肉着生和支撑胸肌牵引翅膀扇动。

  39.胸骨不要太高,略呈弧度,有前突后收的感觉。

  40.背部微躬,脊梁骨坚硬。

  41.臀部(即“后把”)有肉。

  42.前胸开阔成球形。

  43.尾羽不宜过长,呈“I”字形即一字尾。抓鸽在手尾羽不散开,不上扬,不弯钩,平伏而略有下垂。鸽子的尾羽:鸽子正羽的一种。尾羽有12根,组成鸽子的尾部。其功能为在飞翔时转换方向,在升降时平衡鸽体。尾羽要长的丰满,否则会使鸽子在飞行中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平衡。但过长、过短或过宽,都会在飞行中增加阻力,以及在起飞和降落时容易发生意外。理想的尾羽应长于大羽轴2—2.5厘米。尾羽的羽茎必须是强壮的,以利突然起飞。优良赛鸽的12根尾羽就像一把折扇,散开时形如半月,合起来要成一扇柄,俗称一字尾。

  44.脚骨要粗壮有力。飞翔时紧收腹部,减少阻力。

  45.手指夹住脚趾时双脚弹跳很好。

  46.“舌平喉深”,掰开鸽嘴时舌尖平顺地贴着下颚,气管口深埋在咽喉里,上颚只见小孔,不见裂缝。

  47.眼睛明亮有神,有一副凶相或聪明相。

  48.有活力的幼鸽抓在手里会争扎、反抗,不肯就范。

  49.握在手掌有颤抖的感觉,比较神经质,或是烈性、急燥,飞归快速,但也易迷飞。

  训练因素

  50.幼鸽出鸽早,出壳25——30天必须上房,锻炼它的胆识。

  51.家飞要早,这是幼鸽自身决定的,第一次家飞不能驱赶,幼鸽惊飞易迷失。

  52.早晨家飞开棚要早,早晨空气新鲜,朝阳照射最佳。

  53.家飞要定时,不能随心所欲,一般是早晚两次,每次两小时左右。家飞是运动员做早*,主要是锻炼体格。

  54.如已习惯于大运动量训练,每次两小时到三小时也可以,但营养要跟上。实现超量恢复。

  55.路训既是体能训练又是技能训练,要循序渐进,初次3公里以内,每次成倍增长,训到300公里以上。

  56.路训也可以天天训,如同家飞一样,近距离多训,阴雨天停训。

  57.有条件可以训到与比赛距离等同,使赛鸽比赛中全程飞行在习惯区,轻车熟道,加快飞速。

  58.必须进行单只抛飞训练,不要在盲区进行,要在50公里以上的习惯飞行区中进行,等第一羽抛飞鸽子飞得不见踪影后再抛飞第二羽,以此类推。培养赛鸽冲出鸽群单只飞行的习惯。鸽子是群体禽类,喜欢群飞群落,如在比赛中冲不出群体是得不到冠军的。

  59.挤笼训练,用一只鸽会装鸽的笼子,鸽会一笼30只,你也装30只,鸽会用什么食槽、水壶,你也用同样的食槽、水壶,在笼子里过夜,吃食,连训几次,要使鸽子在集鸽上笼时,减少甚至避免应激反应。

  60.模拟训练,“鸽子是习惯的奴隶”。500公里级幼鸽赛一般情况下在当天下午2点钟左右归巢,路训开笼时间要算计到赛鸽在2点钟到家,养成习惯。例如200公里路训,你要在11:30开笼,每小时飞80公里,2点钟归巢,在路训中有几次模拟训练即可。

  61.路训无论远近放飞前都不喂食,只喂水,“饿则思归,饱则思玩。”

  62.路训归巢后给点奖励,给它最爱吃的花生两三粒,以增强它的恋巢性,增强和主人的亲和性。

  63.路训归巢要添加营养,使赛鸽很快恢复体能,以便明天再训。

  64.、路训归巢要休息好,使赛鸽很快消除疲劳,鸽舍遮光,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这时的休息比营养更重要。

  65.每一次路训归巢鸽都要求精力旺盛,雄鸽频频叮雌,雌鸽伸颈求欢。

  66.在恶劣气候下路训归巢时,体能消耗很大,精神不振,但要恢复很快,过了一夜,一切正常。

  参赛因素

  67.健康是赛鸽成功的基础,参赛鸽要有最佳的体格,排除亚健康。要有最佳的翔态,即达到颠峰状态。

  68.赛前调节状态,常用的方法:“孵蛋法”,信鸽有“舍鸽不舍蛋”之说,亲鸽(雌鸽)在孵蛋时恋巢性最强;“呕雏法”,雏出壳6天之内,亲鸽(雄鸽)上笼出赛恋巢性很强,如超过7天,亲鸽开始给雏鸽呕原粮,很伤身体,不宜出赛。

  69.“鳏夫制”,平时雌雄分养,上笼前将雌鸽与雄鸽欢聚片刻,捉去上笼,激发雄鸽归心如箭。

  70.“嫉妒法”,上笼前将一羽野雄放进雌鸽巢房,然后将出赛雄鸽上去撕打,再捉出上笼,用以激发它嫉妒心理,急速求归。

  71.中短程上笼前不喂食(长程的则要),减轻体重。上笼前喂足水,也可用针筒灌50cc清水后(中短程没必要),送去上笼。

  72.上笼前拿去盐土槽,不给赛鸽吃盐土,减少飞途中的口渴感。

  鸽舍因素

  73.鸽舍建立高速公路附近,赛鸽有可能延着高速公路飞归;鸽舍要居高临下,周围没有高过鸽舍的建筑物挡住回归视线。鸽舍的朝向要根据当地的风雨而定,一般说要避免风雨吹打。一般的话是面东背西。鸽舍最好要接受朝阳照射,而不宜夕阳照射。

  74.鸽舍空间要宽敞,这与赛鸽饲养量相对而言,一个拥挤不堪的鸽舍,很难把幼鸽体质养好。

  75.鸽舍要通风,但不能有“贼风”(即“对流风”),空气要从地平进入,屋顶排出。也可装换气风扇;鸽舍要干燥,切忌潮湿,以防病虫害孽生,鸽子容易感染疾病。;鸽舍室内温度要求冬暖夏凉,专家们认为常温要保持在25℃左右。据养鸽实践,考虑到鸽子体温高,要根据饲养密度保持在20℃左右;鸽舍要保持一定温度和空气湿度。

  赛飞因素

  76.①晴天。由于光的折射,鸽子能从不同位置感受到太阳光,可能使它们无法正确定向,甚至向错误方向飞去。只有阳光照射出来的影子十分清晰时,鸽子才有最好的定向;

  77.②无风。鸽子在无风的天气飞行发挥是最好的,因为风力对鸽翼的影响是所有赛鸽比赛的诸因素中影响最大的一个;

  78.③顺风。顺风=飞速+风速,赛鸽会高飞归巢,因高空风力大,省力气,飞得快,但极易飞过家门未看清,飞过头,再回首。

  79.④逆风。逆风=飞速——风速,赛鸽会低飞归巢,几乎贴地面,“翻篱笆”,因风力被地面建筑物所分散而减弱,逆风比赛小体形鸽子比大体形有利。

  80.⑤闷热天。属恶劣气候,热气轻而向上,正好在赛鸽飞行区里。鸽子体温高达40。6℃,又没有汗腺,赛鸽张口呼气排热,体能消耗极大,快速鸽首先疲劳。

  81.⑥雾天。能见度低,看不清100公尺以外的地面建筑物,“雾迷漫,眼不见,奔向何方”。绝大多数赛鸽会迷路。

  82.⑦阴天。太阳是赛鸽最重要的导航依据,没有太阳,赛鸽只能打开地球磁场导航功能,阴天对没有经验的幼鸽会造成归巢障碍。

  83.⑧雨天。“赛鸽斗龙王”,除了导航障碍以外,还要淋湿羽毛,增加负重,还有部分赛鸽怕雨而停飞。

  84.①空气湿度。干燥天气含水份少,扇翅阻力小,翼展大的赛鸽占优势。湿度大含水份多,扇翅阻力大,翼展相对小的鸽子占优势。②空气含氧。赛鸽在空中飞行,要消耗能量和氧。“雨过天晴”,空气含氧量最高,赛鸽飞速最快。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