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腺”为腺体。胃可分为“腺”胃和肌胃,“腺”胃呈仿锤形,位于嗉囊与肌胃之间,壁内有发达的“腺”体,开口于黏膜表面的一些乳头上,能分泌盐酸和蛋白酶,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并兼负着食物运输到肌胃的作用。
肌胃是椭圆形的凸面体,质地紧硬,位于腹腔的左腹侧,重量约为9克,有两个开口,前口为贲门与“腺”胃相通,后口为幽门与十二指肠相通。
因而“腺”胃发生病变,会接影响到肌胃和嗉囊的正常运行功能。进入嗉囊的食物被滞留,暂不能通过“腺”胃到达肌胃。肌胃具有周期性运动,平均每隔20—30秒钟收缩一次,可有效研碎颗粒性饲料,肌胃的主要功能是对饲料进行机械性磨碎,如同哺乳动物的牙齿作用。
即便是肌胃有较强的机械性磨碎功能,也是无奈。而被滞留在嗉囊里的食物,不能很快或不能下行,在嗉囊里澎涨、发酵、发酸、产生大量的带有“腺病毒”的乳酸刺激嗉囊和黏膜,嗉囊及黏膜在承受不住这种刺激的情况下,发生反呕(甩食)。
鸽子没有胆囊,胆汁是由肝脏直接分泌进入十二指肠。由于肌胃里没有食物可研磨消化,会产生饥饿,排泄出呈绿色的粪便(这是从体内吸收的营养中含有胆汁的缘故)。水是正常通过的,但已被病菌病毒所感染,因而,下排绿色带病毒的水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由于幼鸽“腺”胃腺体,正处在发育期,功能还不十分健全,抵抗病毒的能力较差,较容易被病毒所感染。当年幼鸽和回血提纯鸽是被感染的主要对象雌鸽较为明显,当然,也有没被感染的鸽子,抵抗力强的健康鸽子和隔年的成鸽不会被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