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友日记

赛鸽毛滴虫的防治

时间:2013-12-20 10:28:28    来源:    发表者: 昆明逍遥鸽舍       阅读次数:
赛鸽毛滴虫的防治

赛鸽毛滴虫病,一直是广大鸽友饲养中的难题。目前,还没有某种药品,能控制住毛滴虫永远不复发。病因:鸽毛滴虫是一种单细胞原虫寄生虫,成鸽感染通常不明显,而幼鸽在初次感染、成鸽在大量病原了体的入侵下,都可导致发病。



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饮水、交吻、喂育鸽乳浆感染。主要寄生在鸽子口腔、咽部、食道和嗉囔粘膜层,当鸽子喝水或喂育仔鸽时,就会通过饮水、鸽乳、咽喉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乳雏鸽,导致产生僵鸽,此外,刚破壳落巢的初雏,也能被毛滴虫局部感染。
主要症状:感染鸽,一般无明显症状,常见口咽粘液增多,掰开嘴检查时,可见上颚与眼之间有柱状粘液丝。发病鸽,遇应激、紧迫、抗病力下降,或其它疾病感染,幼鸽及免疫力低下鸽易感染频频发病。




可分为二种类型:
一、口咽型:最为常见,起痰、黑鼻、口内痰丝、消瘦、懒飞、羽毛粗糙无光泽,耸头闭眼,饮水增加,糊便,水便,激发球虫感染产生绿便。口咽部多粘液,点状或淡黄色干络样溃疡。
二、脐型:多见于乳鸽和雏鸽,一般表现为:叫声频频低吟,脱水,全身发红,有腥臭味,排棕黄色糊状便,脐部收缩不良,形成黄色干络样溃疡,脐周围触摸有硬块。



防治措施:用甲硝唑四分之一片,预防两天,治疗病鸽首先清理口内黄点,用酒精擦净患部,而后连续使用甲硝唑四分之一(三至五)天,直至全於。也可以选择厂家生产的毛球二合一,按照说明进行预防或治疗,伴随电解质肝精使用,各一天。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