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友日记

老生常谈话“引种”

时间:2014-01-20 09:44:02    来源:    发表者: 许志海       阅读次数:
老生常谈话“引种”

注:本文刊登在《信鸽365》杂志第八期,转载请注明!

关于“引种”的问题是长久以来大家谈论较多的话题,我在这里也谈一些我的看法,和大家一同探讨交流。
第一点:我认为引种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引进好的种鸽源,通过配对繁育,让子一代子二代来取得好的赛鸽成绩。而保种就成为了引种成功与否的基础,也是为了发挥引种最终目的、取得成功的几项重要措施之一。
诚然,几乎每一位养鸽者都要经历“引种”这个过程,引种的目的也是希望改良血统或者提升新赛鸽的优势。而“引种”过程的付出绝大多数都是随个人的经济实力“大小”来决定的。当然也有很多虚怀若谷的鸽坛老前辈慷慨赠鸽、无偿支援种鸽的事迹也时常在信鸽界被广为称赞,一时传为美谈佳话。
有时候耳畔常常听到一些鸽友引种的事,有的鸽友朋友花了好多钱,引进的鸽子却怎么也出不了成绩;而有的鸽友朋友只花了不多的资金引种,却飞的风生水起。我在想,这大概就是玩信鸽的魅力所在吧。所以这种缘分是说不清也道不明的,看不见也摸不着,让你我没法把握。
在我“引种”的经历中,曾经有一位良师益友给我打了一个比喻,他说:“如果没有刀,我们如何杀鸡?你没有这个种源,你如何谈以后的配种育种,如何去和其他的鸽友朋友们去一较高下、一争长短呢?!”正是这个看似很简单的比喻,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从另一个侧面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引种后的保种工作是很重要的,就像是我们自己留给自己的武器一般,千万不能一时冲动,随随便便就丢弃了你引进过来的“资本”。(就算是前辈送的,那也是难能可贵,非金钱可买,这份情谊也非能以金钱可比的。)
前几日跟一位知心好友谈天时,无意中谈到他在今年送给一位当地鸽友的幼鸽是否出赛的问题,我们的想法不一。
我个人认为:我这位好友去年成绩斐然,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别人从他舍引进一只幼鸽,不会轻易去参加比赛,肯定是先保种,用育出子代参加比赛的可能性更高。好友坚持认为:鸽子只有比赛完才有做种价值。首先,我不得不承认好友的理念是正确的,但请仔细想一下,如果引进他系种鸽的鸽友用他的幼鸽参加比赛,成功自然高兴,如果失败丢失了,是不是人家白白浪费了这次引种的目的。
可能我的思想观念偏向保守不够大胆,思路也不够开放,值得批评和检讨,但我始终认为:有了种源才有机会。
本人提倡引进种鸽前所做的功课要完善:第一,对所引进种鸽的家族成绩要有一定的了解,本系鸽子适飞什么距离与什么天气下会表现强势要有一定的认识;第二,对所引进种鸽的上代配对情况作仔细了解,例如:体型,骨架,眼睛各方面均要有一定的了解;第三,引进种鸽的配对方法要多请教原鸽主,这一点很重要,本人认为只有原鸽主自己最了解自己的鸽子配对方法。引进了优良的品系没有合配的鸽子,也是比较可惜的,可能导致你的引进失败。我们常说:品系是基础,配对是关键,养功是过程,比赛是结果!!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误差,要想有超过其他人的表现就一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耐心。
一只优良品系的鸽子,考察它的好坏时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它在当年作为比赛选手时出战的情况;第二,它的育种情况。当然问题要一分为二来说,有好的成绩不代表它就是一只好的育种型的种鸽;同时它本身可能成绩并不出众,但它的育种成绩是惊人的。我记的吴淞有一位前辈当时把一只名次靠后的鸽子出让给外地鸽友,后来就是这只名次靠后的鸽子,子代成绩特别好,让他后悔莫及。至此还是那句话:鸽子的魅力就在于此,没有人可以肯定瞧的明白,要多给机会。这也让我想起了汪顺兴大师的一句话:做种选育,眼睛不要只盯着前高位的名次鸽。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引种”后与本地种鸽的适配性。中国之大,地形南北东西各异,鸽子也同人一样。从外省引种鸽子,要让鸽子适应当地的地形气候,入乡随俗,就要配合本地种鸽。前年本舍支持四川鸽友的种鸽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例子。我让四川鸽友用本舍引进过去的种鸽搭配当地飞过路的鸽子,子代当年秋天就飞出成绩了。
去年秋天,另一山区鸽友也引进本舍的种鸽,经本人劝说使用当地种鸽进行配对,同样今秋获得成功。
异地引种种鸽的“适应性”,可能是导致鸽友所引进种鸽为什么当时难以发挥成绩的主要因素。我认为应该多采用当地稳定性较高的品系来配对所引进的异地种鸽,增加本身素质的同时,掺入新鲜的血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种鸽实力。
以上仅是本人对于“引种”的一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许志海   QQ1009006143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