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友日记

鸽子嗉囊炎的救治

时间:2014-02-22 09:42:11    来源:    发表者: 商业鸽舍       阅读次数:
鸽子嗉囊炎的救治

嗉囊是食道进入胸腔前形成的一个膨大的盲囊,位于食道颈段和胸段交界处的锁骨前方。嗉囊不能进行食物消化,但当食物进入体内必先储存在嗉囊内,由于粘液腺的作用,可使食物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发酵而软化,然后再送到肌胃。健康的赛鸽进食饲料后,嗉囊会因充满食物而胀起来,正常情况下六个小时左右嗉囊内的食物就会完全消化,此时用手触摸嗉囊可判断赛鸽的消化系统是否健康。赛鸽嗉囊的另一项功能是能够分泌乳状液体,称为鸽乳,雌鸽雄鸽均能分泌鸽乳,以哺育幼鸽。

  嗉囊炎是广大鸽友在赛鸽饲养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赛鸽疾病之一。在笔者对嗉囊炎患病鸽的救治及向患病鸽鸽主的了解中分析,致病原因,一是饲养环境的不清洁使赛鸽啄食了不洁的食物或是赛鸽吃了难于消化的饲料停滞于嗉囊内,刺激粘膜发炎。二是赛鸽在训放或竞翔时由于环境的改变,赛鸽产生应激反应和恐怖感后,促使鸽子体内器官系统失去平衡、免疫系统受干扰造成扺抗力下降。尤其是鸽子在长程比赛归来,饥饿飞行,再进食大量饲料,造成食物无法完全消化、吸收而堆积在嗉囊内造成。患病的赛鸽少食或不食,精神沉郁,这是因为嗉囊内饲料发酵产生气体,嗉囊显著膨胀的结果。如果用手摸嗉囊会感到柔软而有弹性,病情严重的则会造成绝食、呕吐、精神萎缩、绿色下痢等,但通常不会造成急性死亡。

  由此看来造成赛鸽消化道系统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据笔者的救治病例分析最常见当属饮食不当造成,即饲喂时间无规律,赛鸽有时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饲喂时又一次性投喂饲料过多,导致赛鸽在有饲料时贪吃过量,饥一顿饱一顿,再加上严重缺水,造成嗉囊急性发炎,从而降低了赛鸽肌体的免疫能力,此时,各种细菌、病毒等就会趁虚而入,因此,嗉囊炎往往会有一些并发症。另外,赛鸽的体内寄生虫如球虫、毛滴虫、蛔虫等也是造成赛鸽发病的原因。由于笔者有条件,经常为鸽友免费治疗赛鸽疾病,对于没有治疗意义的患病赛鸽也曾进行过多例解剖,在对嗉囊炎的病鸽解剖中,曾经发现由于蛔虫的大量寄生,使整个肠道被蛔虫占满,造成机械性肠梗阻,从而引起肌胃、肠蠕动功能减弱,直接影响食物的消化及吸收。针对上述情况,在嗉囊炎的治疗时,可根据病情采取以下的两种方法:

  一、发病初期可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首先是停止饲喂饲料,然后用医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嗉囊。方法是拿一个输液管,将粗端插入生理盐水瓶中,另一端剪去前端的小针头部分,慢慢插入病鸽的食道内,打开控制流量的手柄,缓缓注入生理盐水。当嗉囊充盈时,抽出输液管,一手持鸽一手轻轻晃动,轻柔拿捏嗉囊多次后,再将病鸽头部朝下,用手轻捏嗉囊,将生理盐水及嗉囊内的腐败物挤出,然后再清洗一次。一般每天清洗两次,每次清洗两回,连续清洗两到三天,每次清洗一小时后,再喂酵母三片及头孢拉定片200毫克。在第一次清洗后,两天之内应停止供给饲料,只补充水份及电解质帮助鸽子补充能量。两天后可喂少量的易消化的饲料,然后逐渐加量。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对赛鸽嗉囊炎的治疗时,要认真分析发病的原因,有条件的鸽友最好要做粪检,以决定是否需要驱虫,没有条件的鸽友可根据情况而定,如果已是长时间没有驱虫,那么在喂药时还应加入驱虫药。

  二、病鸽已经出现绝食、精神萎缩、绿色下痢、身体消瘦时,除进行上述治疗外,还应防治其它病毒、病菌的趁虚而入,再灌服抗生素。病情严重者可采用肌肉注射抗菌素及抗病毒等药物,常用的有头孢拉定25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两次,两日无效者可加以病毒唑0.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两次。经过上述治疗后,一般均可治愈,对于极少数的重症赛鸽尚未被治愈者,由于长时间绝食会造成严重脱水,此时应采取静脉补液,这种方法需要有经验的医务工作者来操作。

  静脉补液的方法是,取一次性20㏕的针管,吸取乳酸林格氏液20㏕,再取四号半头皮针一个,并与针管相连,排气完毕后,在病鸽翅下寻找静脉,并用碘酒、酒精严格消毒,然后穿刺,见到回血后慢慢推注。20㏕溶液推入的时间为20分钟左右,掌握的原则是宁慢勿快,条件允许的可以每天推注两次,每次最少20㏕,最多不能超过40㏕,连续三天。

  以上几点只是笔者对患病赛鸽治疗过程的总结,关于用药及药物的剂量方面只是个人的做法,也并不是绝对的,仅供鸽友参考。但是,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有很多治疗是对优秀赛鸽而言,对一些成绩平平的赛鸽,该放弃的也不要吝惜。如果你有一定的条件,不妨以无救治必要的病鸽做解剖,查找致病因,总结治疗方法,这对一个养鸽者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实验课。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